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866118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38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常年累月 暗度陈仓 一蹴(c)而就 锲(q)而不舍B攻城略地 凭心而论 鳞次栉(ji)比 韬(to)光养晦C不甚感激 惩前毖后 掎(j)角之势 弹(tn)丸之地D必恭必敬 唉声叹气 挑(tio)灯夜战 色厉内荏(r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悲怆qing口讷n蛊惑g怙恶不悛qun殒身不恤xB哂笑shn 赧然nn 夯筑hng言简意赅gi媒妁之言shuC讳言hu醴酪l蓓蕾li丢三落四l不容置喙yunD菁华jng 骁勇xio笑靥yn信手拈来nin休戚相关q3下列

2、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镯子小觑毛骨耸然明察秋毫,不见舆薪B诨号糜烂荒诞不经欲加之罪,何患无词C宣泄梦魇偃旗息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D聒噪洗练改弦更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原貌而不改头换面是无济于事的。B王华平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后,退卡时机器突然出现故障,他以为只是机器吞卡,不料15分钟后再查询余额,账户上的4万余元存款已不胫而走!C其实阎世铎并不像人们讥讽的那么无能,他不但知道该走几步,而且清楚地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只要抓住了赛制这个核心,其它种种全都不在话下了,可谓

3、眉毛胡子一把抓。D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是千篇一律的典型。然而正是那目的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特殊的感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有关资料披露,近一两年来,山西省的艾滋病疫情已进入由省外输入向本地人群发展,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快速增长阶段。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C央视综艺主持人纷纷出走,多数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央视纪律太严;二是由于主持人工资收入太少;三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

4、导的表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陆续刊发时,引起热议,其影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B、野生全松几乎对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有效,特别对于心脑血管、糖尿病,它更是现已得到证实的不可替代的全能保健。C、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D、在福岛核事故处理必将长期化的情况下,如何促使日本政府认识国际协作的重要性,接受更多国家加入核事故处理的行列,值得人们思考。7.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依次概括出中国古典诗歌构成意境的三种方式。(每点不超过6

5、个字)(4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构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诗人本身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只是在遇到了某种物境时,突有所悟,借着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二是诗人本来就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当接触外界物境时,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还有一种是自然之物本身在情态、色调上仿佛就具有性格情感一样,如“竹”的气节、“莲”的高洁等,长期以来已被公认看成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和情感。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最近,为给地铁建设让路,南都市大安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1)请

6、以大树的口吻,写一句形象的话,表达大树对自己命运的不解或委屈。(不超过30个字)(3分)(2)请你以南都市民的身份,在微博上写一句议论性的话,表达对这种做法的批评。(不超过30个字)(2分)二、文言文阅读(l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

7、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

8、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力争无少逊 逊:谦逊B君力督工修复旧制 制:式样C敢任烦剧 剧:繁重D为相知之家作家传 知:交好10下列句

9、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3分)民失其利,君修复之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君素闻,疾之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君卒后,家贫甚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针对唐延渠“多沙易漫”的特点,深谙治水之道的周梅圃采用深挖水道、改变水道走向、修复暗洞泄洪等方法,有效整治了唐延渠。B周梅圃廉洁正直,整理虽未明说百姓因此如何感激、爱戴他,但从文中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就可见一斑。C周梅圃就任浙江粮储道后,因为极力反对“毒民”恶政,成为贪官王亶望的眼中钉;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后,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D整理写作这

10、篇文章,意在以家传的形式彰显传主周梅圃的政绩、人品,同时,期待以后有优秀的史官能将本文收录到正史列传中。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4分)译文: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3分)译文: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3分)译文:附天天练参考答案1(3分)D(A常长,qqi;B凭平,jizh;C甚胜,tndn)2B(A. 怆chungC. 喙huD. 靥y)3C(A. 耸悚B. 词辞D. 章张)4D(千篇一律:指作品或说话总是老一套,也指事物形式没有变化。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B不胫而走:比喻消

11、息等迅速流传开来。应当用“不翼而飞” C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故事不分轻重缓急;也比喻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5A(B“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二是由于三是由于”重复累赘;D项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挽救失足青年可以,培养失足青年就讲不通了。6 DA搭配不当,改为“其反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B成分残缺,“全能保健”后缺宾语中心语“植物”C多重否定用错7(4分)情随境生移情入境无我物境评分建议:答对一点,1分;三点,4分。若将、依次答成“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寓情于景”、“无我之境”“自然物境”亦可。8(5分)(3分)示例:人们啊,我们像一把把

12、大伞为你们遮风挡雨几十年,你们为何如此无情?评分建议:大树的身份、语言形象2分;内容恰当1分(2分)示例:南都的确需要地铁,但因此让我们难度人失去了绿色生活,此举正确吗?评分建议:内容恰当1分,难度实名身份和议论性语言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9(3分)A(逊:退避,让步)10(3分)C(说明其刚强耿直,是王亶望所设奸计,说明其清廉)11(3分)B(“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12(4分)(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障:堵住、挡住,

13、1分;潦:积水,1分;德:感激,1分。(3分)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毒:坑害,1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分。(3分)世人说(或: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苟:如果,1分;岂徒:哪里只,1分。附:参考译文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