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66083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训练三十六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天燃气老生常谈执拗(ni) 削足适履(xio)B淘汰赛 枉废心机下载(zi) 影影绰绰(cho)C下脚料 春捂秋冻纤弱(xin) 矢口否认(sh)D陪小心 骄奢淫逸潜伏(qin) 捕风捉影(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红安、麻城人民的生活艰难竭蹶,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B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又对眼下的生活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C只有具备洞幽烛微的慧眼

2、,才能在审察了解事物时,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D蒋介石对戴笠十分看重,言听计从。但蒋介石很快发现戴笠的军统特务人数已达到数十万,他担心养虎成患,所以对戴笠始终心存防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B新华社“面对高房价要淡定”的报道掀起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穷人就不该买房”的观点的不满。C关于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美国认为石油生产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调整产量;产油国则认为推动油价高涨的是华尔街大亨。D有

3、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金都山东招远,伴随央视“欢乐中国行”的到来,我们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散文蓬勃发展,史称先秦散文,包括左传国语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庄子等诸子散文。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创作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C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代表作有茶馆。D巴尔扎克、雨果、海明威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死魂灵悲惨世界老人与海。C D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其间旦暮闻何物?_

4、。(白居易琵琶行)(2)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3)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_。(陆游钗头凤)(4)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关汉卿窦娥冤)(5)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6)襟三江而带五湖,_。(王勃滕王阁序)(7)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8)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陈灰父亲猝然去世,蓉娜竟没有马上飞回中国奔丧。亲友们去安慰她母亲时,有的就不免啧有微词。但母亲却非常旷达。母亲理解并谅解她。适逢一家大公司约定蓉娜去面试,那是她实在不能放弃的机遇。父母含辛茹苦,满

5、怀期望,将她送到大洋那边深造,好不容易获得了学位,经过几番曲折,终于有被这家大公司录用的可能,若放弃最后的面试,那就等于将那职位拱手让给了另一位竞争者。她知道从最初的十几个面试者中,最后筛得只剩下他们两个,而那一位并没有再被约会,只被告诉“必要时还会联系”,如果她回国奔丧,公司就必要那一位候补者了。获得了那薪酬待遇不错的职位,给人家干出了个样儿,父亲辞世三个月后,有了假期,蓉娜这才回到北京。扑进母亲怀里相拥大哭后,她问母亲父亲有什么遗言,母亲告诉她,父亲曾说,蓉娜先在那边获得工作经验是好的,但是过几年还是应该回中国来,为国效劳。她本来想跟母亲说,父亲既然已经辞世,那等她买妥了房子,转换好了身份

6、,就立即把母亲办过去,让母亲享享住单栋小楼带草坪花坛的清福。母亲捧着她的脸,看她的眼睛,她没说什么,但是母亲已经看明白女儿想的是什么。她也望着母亲的眼睛,她知道母亲看穿她定居那边求发展的心思,即使回来,也是以外籍身份在外国公司驻华机构里做事;母亲永远不会认同她的这一选择,但母亲又深刻地意识到,她已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生命,必须尊重她,跟她做朋友。蓉娜父母都是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聪明才智做出丰厚成绩的知识分子,经历过许多磨难,晚婚晚育,母亲快四十岁才剖腹生下她。二十年前,她还没上小学,那时候叫落实政策,父亲所在机构分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给她家,结果其中两间都成了书房,到她漂洋过海去留学时,家里就

7、到处堆满了书,现在回到家里,连原来她住的那间屋里也全是书,她更感觉是进入了一座图书馆。她对母亲说,父亲仙去,您退休多年,为什么不处理掉多余的书报杂志呢?母亲说已经分几批赠给了郊区学校,现在你看到的,哪本也不是多余的了。蓉娜去翻动父亲的书架,有的书其实很多年都没使用过了,上面有陈年老灰。母亲的藏书也有这种陈灰。她问,为什么不雇小时工来清理清理?母亲说请过的,他们大都也很愿出力,但从书里抖落出纸片,见发黄薄脆,立刻扔掉,你父亲从垃圾袋里拣回来,已经无法补救母亲说出那纸片文字的落款,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她说,你们多嘱咐,让小时工处理任何东西前都问一声,不就行了吗?母亲举出更多例子,防不胜防,

8、如用吸尘器吸坏了线装书、用湿抹布擦脏了大画册她又与母亲对视。母亲看穿她要问“那陈灰下的东西都留着给谁”,她看穿母亲想说“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母亲叹了口气,仿佛也在替父亲叹息,叹息的是她虽有了一个那样的可融入西方社会的前程,却很难再接续那些被陈灰覆盖的本土文化遗产。她也叹了口气。她意识到自己心有余力不足,她所供职的跨国公司可以给她带来很不错的物质生活,还有西方一般水平的文化享受,特别是旅游文化的乐趣,但是要想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实质上接收父母想要她接续的那份本土文化却很难尽管双亲收藏的书籍里也有不少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以及一些西文原版书,但就连那书上的陈灰也仿佛在告诉她,那到头来还是中

9、国本土的、在广泛吸纳中发展着的、需要下一代去承传的文化。蓉娜回那边去了。她没有告诉母亲,也不想告诉任何其他人,她用小首饰盒装去了一些父母藏书上的陈灰。哪一天,谁,会来非常小心而且不出纰漏地扫除那些陈灰,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实质上继承下北京家里的那一份文化遗产?那天她选定了分期付款的单栋小楼,家具都还没有运到,她将那只小盒郑重地搁到壁炉上,望着那只小盒,透过泪水,对面仿佛就有父母的眼光射过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对于蓉娜不能回国奔丧,母亲给予了充分理解,因为她深知国外竞争之艰难、女儿生活之不易。B母亲说家里已经没有一本多余的书,是为了强调家中每一本藏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10、,很值得珍藏。C蓉娜父母经历不少磨难,但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着聪明才智并且做出丰厚成绩,一生痴心不改。D父亲为了保住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不惜到垃圾堆中去寻找纸片,但却始终未能如愿。E蓉娜从小很少接触也并不了解传统文化,在继承家中这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她认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文中第二段写母女就家庭未来所作的沟通和交流,表现出作者哪些思想情感?(4分)答:_(2)如何理解母亲想说的“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这句话?(4分)答:_9文章结尾写蓉娜将藏书上的陈灰悄悄带走并郑重地收藏。结合文中“陈灰”一词的意思,联系全文,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蓉娜

11、内心世界的理解。(6分)答:_专项训练三十六1C【解析】 A天然气,削(xu)足适履;B.枉费心机,影影绰(chu)绰;D.赔小心,潜(qin)伏。2B【解析】 A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B.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应改用“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或“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C.洞幽烛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D.言听计从:指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非常信任,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3A【解析】 B项搭配不当,“掀起”与“关注”不搭配,应将“掀起”改为“引发”;C项句式杂糅,将“调整产量”删去;D项成分残缺,“神秘”后加“的面纱”。4D【解析】 巴尔扎克和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