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8659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海之缘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海南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最高、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其作为海南省的最重要产业发展战略之一,优先发展,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年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的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由建省前的26位上升至15位。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针,提出建

2、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这一宏伟规划于2009年12月31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成为海南当前的中心工作,如何完善旅游市场的配套监管体系,与时俱进,促进和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必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这些年来海南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的加强与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已初具规模。(一)特色景点不断增加,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海南的旅游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相继开发出了

3、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有突出阳光、沙滩、海水和热带海滨风光的牙龙湾、大小洞天、大小东海和海口西海岸及三亚滨海大道海滨海景观光带等;有集民族、民俗和佛教文化为主,融热带海洋风光、历史古迹为一体,能够进行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学术交流、生态和文化考察及生态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化大型主题游览项目天涯海角和南山文化旅游区等;有特点鲜明,轰动国内外的博鳌东方文化苑;有种类齐全,荟萃热带宝贵植物的兴隆热带植物园等;有科普性强生态良好的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有集动植物于一体,观赏性强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海南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为包含自然生态旅游、宗教民俗旅游、文化艺

4、术会展旅游、度假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49个,比刚建省时了增加39个,增长3.9倍。经过不断的建设和整合,海南的旅游景点品质越来越高,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风景区,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天涯海角风景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蜈支洲岛度假中心、兴隆热带植物园、南湾猴岛生态景区等7个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其他还有13个国家3A级风景区、6个国家2A级风景区、2个国家1A级风景区,其它省级风景名胜区20个。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8年,全省拥有饭店、宾馆、招待所2000多家,

5、旅游饭店440家。其中国际知名五星级旅游饭店20家,四星级旅游饭店5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共 116家,还有许多已经达到四星和五星酒店标准但尚未参加评星的酒店。海南已成为全国五星级以上酒店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二)旅游业发展水平2008年,全省共接待过夜旅游人数2060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62.07万人次,

6、接待海外旅游者97.9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73.13万人次),全省旅游收入达192.33亿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3.9亿美元。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572.06万人次,同比增长6.5%,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旅游收入147.23亿元,增长7.5%,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柱作用日益增强,主导地位不断凸现。(三)旅游企业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由于业界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不断增加。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海南省有旅游企业1040家,占第三产业的4.1%,占社会服务业的28.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307家,占全

7、部旅游企业的29.5%;私营企业256家,占24.6%;外国和港澳台企业151家,占14.5%;有限责任公司129家,集体企业90家,股份合作、联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28家、22家和51家。海南的旅游企业目前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四)会展旅游等新兴旅游产业雏形初现近年来,海南不仅在发展中逐步完善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展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特色的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每年举办的三亚国际婚庆节、中国海南省欢乐节、横渡琼州

8、海峡,以及“电影节”、“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和“世界小姐”、“世界大力士”世界大型比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一些特色项目也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博鳌旅游度假区,是世界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的江河入海口,作为举世瞩目的“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为海南会展经济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南山文化区,则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产品,它既注重环境的保护,又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是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结合较好的项目。二、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南目前虽是旅游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所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小,作为支柱产业与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相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一)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效应尚未凸现海南虽然旅游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平均年递增达到9.1%,但由于基数低,实际总量并不大,海南旅游产业仍属速度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而且,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从地区分布来看旅游企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比较丰富的地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 :海口市共有旅游企业618家,占全省的59%;三亚市139家,占13.4%;琼海市43家、文昌28家、万宁54家。旅游热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少数市县,西部、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缓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小,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二)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效益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差海南的旅游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

10、经济基础薄弱。而且资产主要集中在以酒店建筑物等实物形式上,大部分旅游企业负债重,流动资金缺乏、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做为旅游龙头企业的海南旅行社的整体经济实力很弱。2005年度全省旅行社年检统计:全省旅行社总资产为8.1亿元,其中国际社6亿元,国内社2.1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家旅行社资产仅520万元。国际社利润总额平均值为7.51万元,超过平均值的有13家;而国内社则全行业亏损。平均分摊到所接待的每一位游客上,收益就更少了,“旺丁不旺财”是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旅行社底子薄、规模小,经过多年发展,仍靠“几张办公桌、几部电话机、传真机来打天下”,业务上主要是以接待

11、旅游为主,组团旅游较少,尤其是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局限于岛外组团社,受外地旅游客源市场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影响大,不仅客源不稳,而且利润低,极易发生价格战。(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混乱,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是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近几年由于扩大内需,国家出台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再加上“黄金周”的实行,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许多从业人员或缺乏必要培训、或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在经营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具体表现为:部分旅行社业务操作不规范,一些导游及服务人员素质差,旅游市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价格竞争、服务质量差、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粗放等问题,如有的导游员解说内容低俗,接待人员擅自

12、改变旅游和增减旅游项目,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以及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收取高额回扣费用等形式,损害旅游者利益,引发投诉纠纷;“黑社”、“黑车”、“黑导”等现象屡禁不止,影响了海南的旅游形象。与此同时,旅行社的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旅行社内部管理松散,由于旅行社多数原是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对低利润的旅行社重视不够,管理的随意性大。新兴的旅行社本身就严重缺乏业务骨干,而现存的业务骨干变动又多,使旅行社的相当部分业务骨干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较少。在近几年缩小核算单位、明确经济责任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承包制。部分旅行社出现了从招徕、

13、计调、接待到结账一手清的小而全的业务体制,有的甚至出现了个人内部承包,出现“部中部”的现象。这些一手清的个人承包方式致使少数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混乱,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引发三角债等纠纷;短期的经营行为严重影响旅行社的信誉和进一步的发展。而由此形成的恶性削价竞争则是导致当前旅游市场混乱诸多问题的根源。(四)旅游观光线路单一、产品不够丰富海南旅游观光线路比较单一,“环岛三日游”作为海南旅游的主打产品一统十年不变。“环岛三日游”线路能够如此长盛不衰,固然有线路景点搭配的合理性,符合市场的一般需求,受欢迎的程度高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说明,海南景点不够丰富、旅游线路设计编排得不够合理,旅游资源多样性宣传不充分

14、。很多旅游投资者开发的新项目由于挤不进这条单一的旅游行程,投资得不到回报,而影响投资积极性;而游客从单一的行程中也不能领略海南旅游的真正魅力,回头客会越来越少;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因产品单一、恶性竞争而深受影响。旅游景点建设的滞后尤其是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景区的缺乏,也使得境内旅游者在琼人均逗留的时间缩短,2002年境内旅游者在琼人均逗留为3.53天。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尚存在不足,从而造成人均消费低,企业效益下降。海南虽然在1993年制订出“海南旅游发展规划大纲”,但缺乏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配套实施细则,在景点开发方面存在对客源市场的定位较模糊,发展思路不清晰,对市场需求的研究

15、不深、不透、不全面等问题,如民族风情村粗制滥造的多、旅游购物点集中在珍珠、水晶等少数几类商品上。一些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远期的规划,投资经营者不是靠产品的吸引力和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源,参与市场竞争,而是靠提供高额回扣的竞争来争夺客源。这种不规范的竞争方式,使得一些颇具有潜力的旅游产品刚“问世”就“夭折”,制约了海南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五)旅游宣传促销不足,品牌效应较小海南是一个新兴的、远离客源市场的海岛型度假旅游目的地。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和本省旅游企业实力较弱,对世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得不够,对海外旅游促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对国内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宣传活动很少,导致海南旅游针对

16、岛外客源地的宣传促销做得还很不够。从总体来讲海南宣传促销的资金投入较少,在互联网上、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上宣传力度不够,难于形成较为系统、长久和较大规模的促销,同时,宣传促销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如“大蓬车”等,短期热闹一阵,长期效果就不明显,有经验的宣传促销人才缺乏,使得旅游宣传促销上难于出新、出彩,与岛外省区市政府部门或组团社没有建立起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是目前旅游部门和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海南旅游价格监管对策海南旅游企业要发展,海南旅游资源效能要得到充分发挥,旅游综合服务体系要达到国际标准,符合国际惯例,政府主导是关键,市场运作是基础。应该运用政策法律手段指导旅游业市场化发展,依法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督和治理,巩固旅游市场成果,使一切旅游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秩序良好、运作顺利的良性循环。消除海南旅游市场恶性压价现象,推动海南旅游业走出低层次价格竞争泥潭,必须规范市场价格管理机制,建立长效价格监管体系。(一)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旅游价格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