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6597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教学目标】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二、学唱歌曲。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

2、相同的句子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四、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3、认识马头琴。【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教学过程】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

3、的苍劲,悲壮。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欣赏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

4、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第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卡门序曲【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5)为乐曲划分段落。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街头少年【教学目标】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2、了解作曲家比才。【教学过程】1、导入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1)出自完整听赏。(2)欣赏并学唱主题A。(3)欣赏并学唱主题B。(4)完整欣赏歌曲。3、简介作曲家比才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1)复习、欣赏间奏曲(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