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645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819高一摸底考试卷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摸底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部分一、 单选题1、下列词语经常用来描述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 B暴风骤雨 C阴雨绵绵 D风和日丽2、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A.相对稳定 B周期性变化 C固定不变 D多变3、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一般是( )A.1月 B7月 C. 2月 D.8月4、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 )A. 降水差别越大 B气温差别越小 C. 气温差别越大 D. 降水差别越小5、因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 )A.地形雨 B锋面雨 C. 对流雨 D.雷雨6、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 太阳辐射B地球运动 C. 海水蒸发

2、D.板块运动7、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角度是( )A.90度 B23.5度 C.60度 D. 66.5度8、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9、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A.600米 B2000米 C.200米 D. 3666米10、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分布区的是( )A亚洲的中南半岛 B亚洲的马来群岛 C. 非洲的刚果盆地 D.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11、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等地区主要属于( )A. 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12、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从沿海往内陆由

3、森林渐变为荒漠,原因是( )A.气温的变化 B地形的变化 C. 地势的变化 D. 降水量的变化13、下列地区中,四季更替表现得最明显的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 高纬地区 D. 赤道地区14、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A.瑙鲁 B文莱 C. 澳大利亚 D. 梵蒂冈15、关于南亚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恒河注入太平洋 B、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C、恒河主要流经印度D、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16、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地区冲突 B和平与发展 C.人口问题 D. 环境问题17、我国南方民居大多( )A. 沿河流而建 B沿山坡而建 C. 沿大道而建 D. 沿山后而建18、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

4、言是(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19、印度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其降水类型是(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20、有关经度、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0往西至180经线是东经B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E,160WC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D与120E相对的另一条经线是60E21、A地区人口出生率为4.0%,人口死亡率为1.4%,则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2.6% B2.4% C.3.6% D.1.6%22、因纽特人属于(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23、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A. 中低纬度沿海的高原地区

5、B中高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C.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D. 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24、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 66.5S和66.5N B23.5S 和23.5N C. 23.5S 和66.5N D. 23.5N和.66.5S25、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A湿热地区B干旱地区C寒冷地区D高原地区26、在一幅卫星云图上,中国的华北平原是一片清晰的绿色,由此判定该地区的天气应该是( )A沙尘暴 B阴雨天C晴朗D有台风27、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频繁,但不可能直接引发以下现象的是( )A地壳褶皱抬升,形成山脉B泥石流C火山D地震28、四大洋中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29、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A劳动力短缺B交通拥挤C住房紧张D供水不足30、以混血人种为主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B南美大陆C非洲大陆D北美大陆31、日本居民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A.防风御寒 B.防震抗灾 C.防潮避暑 D.节约环保32.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33.被埃及人民盛称为“母亲河”的是A.长江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多瑙河34.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红海沿岸B. 尼

7、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C. 地中海沿岸D. 沙漠中的绿洲35.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是A、维多利亚湖 B、美国五大湖 C、贝加尔湖 D、苏必利尔湖36.俄罗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国大部分领土在欧洲部分 B、全国大部分人口在欧洲部分 C、欧洲部分一直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 D、首都莫斯科也在欧洲部分的中央37.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是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东非高原 D、拉布拉多高原38.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A、厄尔布鲁士山B、青藏高原C、珠穆朗玛峰D阿空加瓜山 39.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

8、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40.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的中部降水最多D.亚洲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复杂41.下列关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C.亚洲内流区面积不大D.主要内流河有锡尔河和额尔齐斯河注入咸海42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

9、国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黑海海峡43以下世界之最,位于亚洲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44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A“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B“富饶大陆”、“赤道雪峰”C“世界人种大熔炉”、 “高原大陆”、D“玉米的故乡”、热带大陆4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是A、台湾岛B、马达加斯加岛C、格陵兰岛D、加里曼丹岛46世界最长的山脉是A、安第斯山脉B、落基山脉C、喜马拉雅山D、阿尔卑斯山47关于非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

10、B、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大洲C、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广D、咖啡、椰枣是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48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A、湄公河B、莱茵河C、多瑙河D、尼罗河49从气候看,非洲是A、湿润的大陆B、温和的大陆C、热带大陆D、寒冷的大陆50一艘轮船于2007年1月3日12点30分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后其时间应变为:A、2007年1月3日11时30分 B、2007年1月2日12时30分 C、2007年1月3日13时30分 D、2007年1月4日12时30分51北半球的寒极是A、漠河B、奥伊米亚康C、乌兰巴托D、莫斯科5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A、地中海和大西洋B、地中海和黑海C、大西洋和太平洋

11、D、地中海和红海53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A、青藏高原B、安第斯山C、南非高原D、东非高原54拉丁美洲是指A、美国以南的美洲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D南美洲55.用油轮运输石油,从波斯湾到日本,经过著名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B、土耳其海峡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56.下列有关欧洲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欧洲西部的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B、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各大洲首位C、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比重大,农牧业都发达D、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57.在南极洲的自然资源中,居各大洲首位的是:A、淡水资源B、生物资源C、矿产资源D、化学资源58.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发生在:A、35月B、68月C、1112月D、12月59.“欧佩克”指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石油输出国组织D、欧洲联盟60、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57千米; B6378千米;C6371千米; D6300千米。高一地理摸底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二部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3分)气候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而东侧降水稀少2.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