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6434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一、项目实施容及启动年限(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009年)(二)健康教育(2009年)(三)预防接种(2009年)(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2009年为0-3岁,2011年调整为0-6岁)(五)孕产妇健康管理(2009年)(六)老年人健康管理(2009年)(七)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2009年)(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2009年)(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2009 年)(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012年新增)(一)中医管理(2015年新增)(十二)结核病管理(2016年新增)二、经费安排(一)项目启动

2、后每年经费补助标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各年补助经费情况为: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15元,2011年后为25元,2013年为30元,2015年人均40 元,2016年人均45元。(二)2016年经费补助标准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其中,中央承担36元,省级承担6.9元,市(县) 共同承担2.1元。根据关于进一步规市县项目配套资金的 通知(黔财社20157号)规定,按4:6的分担比例进行规和统一,市级财政承担 0.84元,县级财政承担 1.26元 /人,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村级承担40%左右

3、任务(我县根据省相关文件按 48%左右的经 费划拨给村卫生室)。三、2016年国家和我县工作目标任务指标(一)居民健康档案规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二)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国家是90%)以上。(三)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 85%以上, 7岁以下儿 童健康管理率达85%以上。(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五)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65%以上。(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0%以上。(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八)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40%以上。(九)基

4、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95%(十)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达到100% (国家是9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服药率 要求全疗程规则服药达到 90%以上。四、工作分工(一)组织领导机构: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二)技术指导机构:县疾控中心、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三)执行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 可提供。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五、项目实施容(一)建立

5、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 为辖区 常住 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以上 户籍及非户 籍居民,以0-6 岁儿童、 孕产妇、 慢性病患者 和重性 精神病患者为重点对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 居民健康档案的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二)健康教育1.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印刷资料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和 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 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 3类12种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 补充,保障使用。播放音像资料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 DVD等

6、视听传播资料,机构 正常应诊的时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 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 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 6_种,每月播放时间不少于120小时。2.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 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 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 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 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 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 2个月 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容。3.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 康咨

7、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街道)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 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每个乡(镇、 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5.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 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 育。(三)预防接种1. 及时为辖区所有居住满 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 防

8、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每半年对责任 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 1次核查和整理。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6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将由7种增至15种。按目前的免疫程序,每名儿童 按程序完成所有一类疫苗接种,需接种22剂次。3. 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程序,A+C疫苗第一剂次接种时间和第二剂 A群的间隔时间为1年,两剂次A+C 之间的间隔时间是 3年。两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 位进行接种,如果未能同时接种,则至少应间隔4周再行接种。4. 通常来说,乙肝疫苗及时接种要求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完成,麻疹类首针及时接种要在8-9月龄完成。5.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

9、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V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 J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W 24月龄完成。甲肝疫苗的初免月龄18月龄,A群流脑疫苗初免月龄 6月龄,A+C流脑疫苗 初免月龄3周岁,乙脑疫苗初免月龄 8月龄。(四)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管理1.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04年12 月1日起施行,共有9章80条。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法规 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

10、. 我国现行法定传染病共 3类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乙类传染病有有 26种,其中按甲类管理 的乙类传染病有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 性禽流感;丙类传染病有 11种,其中2008年5月2日纳入 法定传染病管理的是手足口病。4.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 感染后免疫四个方面,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围四期,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5. 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控制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6. 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实行首诊 生负责制

11、,谁接诊,谁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5分钟进行报告,报告单位是上级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时 报告同级政府部门。发生传染病疫情爆发后 2小时报告上级 卫生行政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丝 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7.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可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级、较_大川级和一般W级。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 _ 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9.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有 竺名或以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一级医疗机构必须有1_名专职疫情管理人员,村(社区、个体、门诊部)至少有 1名专(兼)职

12、人员负责本院及 所辖区域的疫情报告工作。10. 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员实行分级培训,考试合格,持_证上岗制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不得安排无合格证的人 员从事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11. 按省级要求,乡级每年开展2_次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每年开展4次对辖区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督导工作。12. 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中,医疗机构应设置发热门诊、 肠道门诊,同时储备相应消杀物资。(五)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1. 每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 1次健康管理 月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和健康指导。2. 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 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

13、、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 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3.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 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 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4. 辅助检查8_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 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及B超(含 肝、胆、脾、胰)。5. 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 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 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 者健康管理。6. 积极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开 展好老年人

14、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服务。(六)高血压患者管理1. 对辖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 测量血压。2. 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和(或)舒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 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 血压患者,及时转诊。3.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4.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包括预约患者

15、到门诊就诊、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5. 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压 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 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随访: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 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 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主动随访转诊情况。6.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 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 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 测判断。(七)糖尿病患者管理1.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2.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次免费空腹血 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3. 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 7.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