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86418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乔虎德单位青山乡中心学校课题名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第四组的课文都是有关生活启示的记叙文和散文。每篇课文所流露的思想情感比较耐人寻味。需要借助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和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才能领会。单元导读也告诉我们,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

2、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照以往的教学,总是先初读课文,做到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再完成部分课堂作业。第二堂课往往是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现在,在学生没有预习的前提下,如何包容那么多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呢? 我仔细读了课文,发现这篇课文的结构很紧凑。先是“我”回忆小时侯,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望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了我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切入;随后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是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

3、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的成功的事实;最后一段,首尾呼应,写父亲对我从小进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导,让我终生收益。那何不,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再重点导读课文的两件事,联系父亲的教诲,理解课文。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目标: 1、认识文中4个生字,并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并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评价目标: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

4、堂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理解“星罗棋布、大喜过望、络绎不绝、挑拨”,词的意思。正确率要达到95%。 2、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朗读交流、教师点拨,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划句、朗读交流、教师点拨,结合生活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并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5、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明确学习目的,问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要围绕阅读提示的要求来学习,请同学们看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老师请一位同学读阅读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提示要求我们什么? “我”是怎样克服遇到困难的,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师出示课件) 三、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一定都认真的预习了课文。所以老师就在检查读书的过程中,来检查生字的读音、新词的词义,大家一定要加油哟! 2、边检查读书,边

6、正音、释义 3、相信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谁来总结一下。(小时候登塔时,父亲教导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从生活中经历的两次困难中,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的话是对的。) 四:学法引路,探究生趣 1、要深入学习课文,都有它的学习方法。大家还记得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吗? 生回忆,指名回答。(出示学法)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生齐读学法 。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学法来细读课文。 2、再次明确学习要求 阅读提示要求我们清楚:“我”是怎样克服遇到困难的,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

7、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师出示课件) 3、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现在同学们带着阅读提示的要求自由读课文的413自然段,思考三个问题:碰到的困难是什么?(用横线划出),怎样克服的呢?(用波浪线划出)结果怎样?(用双横线划出)”(生读、思考、交流) 五、展示享趣 (一)第一个困难 出示:1、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指导朗读 出示: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指导朗读 3、在作者一筹莫展之计,父亲的教诲在她的耳边响起: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4、同学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

8、学们自由读父亲的话,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 出示: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5、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流出了什么?(大量的时装)作者又收获了什么?(成功的喜悦和寻求发展的信心。)此时的作者心情怎样?仅仅是高兴吗?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分享作者的成功。齐读父亲的话 6、读着父亲的话,你们会想到什么诗句或成语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另辟蹊径,峰回路转) (二)第二个困难 1、第二个困难是在在离时装展还剩十三天的时候,缝纫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老板的挑拨下跑光了。最后,作者办了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结果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9、 从“络绎不绝”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2、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就知道,大家读得真是认真,都理解了课文。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作者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面对,想着怎样摆脱困难,这条路走不通,就从另一条路试一试,结果获得了成功。这就再次印证了父亲说的那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课件)齐读这句话 六、反馈引趣。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1、回过头来,请大家再次齐读课题,同学们,此时广场还只是广场吗?是什么?路又是什么? 板书:成功,理想,梦想。 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2、父亲的教导,不仅让文中的作者一生受用不尽,相信也让我们终

10、生受益。学完这课,今后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如果也遇到困难,那时,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学生交流 3、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尽办法积极应对,我们也是一群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困难的少先队员。有了这样的精神,相信我们的梦想也会实现的! 总结: 是啊,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另一条路。正如文中所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次冲破艰难险阻之后,经历了苦难之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板书设计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成功 理想 梦想作业或预习七

11、、练习得趣。 请大家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失聪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失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向前去,先对耳朵失聪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失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听了老人的话,孩子们心里一亮,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朵听不见

12、反而更好,因为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朵失聪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眼睛失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另一条路!”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你觉得文中哪句话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意思十分相似,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自我评价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

13、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让人终身受益的文章。 课文介绍了“我”小时候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告诉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以此为人生哲理教育自己。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获的了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让人从中感悟:达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有勇气,就会离成功越近。 在教学时我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重视预习 “不上不预习的课”,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条条大道通罗马”、“广场”、“巴黎”等相关知识,通过查字典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 大胆放手 按照“五趣课道”的流程,我突出以“学生为

14、主体”,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用精读课文学到的学习方法:把握主要内容领会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根据阅读提示所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作者是如何面对困难;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使学生领悟到要有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 三 、 拓展阅读 我引导学生阅读战胜命运的孩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谈谈短文和课文中启示相似的句子。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举一反三,拓展学习空间,提高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时,由于紧张,导致教学环节变的生硬、呆板,教态不自然,不能自如地处理好课堂上的教学动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学习,多实践。导师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