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86225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是人教社高中数学必修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产品的规格设计、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所以它在新教材中保留了下来。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从知识体系上看,数列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打下基础。 从思想方法上看,它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猜想,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二):教学

2、内容 本节教材是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同时让学生掌握公式的一些具体运用。(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折纸实验,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以及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2) 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猜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3) 通过小组讨论推导公式,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类比等差数列性质,推导等比数列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能力。3情感目标(1

3、)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 学生自己推导公式,锻炼学生遇到困难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4) 介绍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证明方法,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的教育。(四):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突出重点的方法:(1)明确重点运用比较法来突出公式的内容: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Sn=和Sn=(q1) ,中可知三求二。 (2)运用纠错法对公式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即公式的条件 ,以精练的语言给予强调,并指出q=1时, 。再有就是有些数列求和的项数易错,例如的项数是n+1而不是n。 (3)设置低、中、高三个层次的例题

4、,从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出这一重点。 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突破难点的方法:(1) 首先,根据S1,S2,S3的和式特点,猜想出求和公式。(2) 从3个方面启发学生运用连比定理导出公式:(i)以Sn的结构启动思维:Sn=a1+a2+an(ii)等比数列的定义: (iii)由猜想的结果Sn=中涉及的几个量a1,q,an,可从中消去a2,a3, an-1,得到它们的一个关系式(把它看成关于Sn的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启发学生在证法1的基础上,能否运用其它方法构造Sn方程,得到证法2。(4):类比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方法(i)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5、是根据等差数列前后项之间的关系,采取倒项相加的方法导出公式。启发学生采用倒项相加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前项n和。(ii): 学生会采用这样的证法Sn=a1 + a1q + a1q2 + +a1qn-2+a1qn-1 Sn=a1qn-1+a1qn-2+ + a1q + a1 2Sn=a1(1+qn-1)+a1(q+qn-2)+ +a1(qn-2+q)+a1(qn-1+1)启发学生分析等比数列特点:数列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一个q,若等比数列每一项乘以一个公比就得到它后面相邻的一项,因而Sn=a1+a1q+a1q2+a1qn-1 与qSn=a1q+a1q2+a1q3+a1qn 有n-2项相同,彼此相减可消去

6、这些相同的项。二:学生的现状分析(1) 知识结构 1:学生已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 2:学生已有函数及方程的思想。(2) 年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亲身经历产生深刻的印象。 2:表现欲强,喜欢展示自己的成果。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猜想得到公式,采用启研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得到证明,利用类比的思想延伸课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折叠的角上剪一刀,就在纸中间剪出一个洞,问如此重复折叠16次,若每折叠一次剪一刀,共可剪出多少

7、个洞?说明:(1) 让学生动手尝试,发现折叠到7次时,就比较困难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2) 既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同时又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二:鼓励尝试,体验成功 猜想:类比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猜想等比数列的和会与那些量有关?q1, S1=a1= S2=a1+a1q=a1(1+q)= S3=a1+a1q+a1q2=a1(1+q+q2)=Sn=q=1 Sn=na1说明:(1) 学生通过猜想导出等比数列通项,故自然会提出能否猜想其求和公式。(2) 通过猜想可以看出Sn与a1,q,n,an之间的关系,为下面推导提供方便。(3) 通过猜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三:共同探

8、讨,推导公式1: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得到共有四种证法。法一: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连比定理导出公式 Sn=法二: 利用定义及通项Sn=a1+a1q+a1q2+a1qn-1=a1+(a1+a1q+a1qn-2)q=a1+qSn-1=a1+q(Sn-an)Sn=法三:类比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错位相减法)。 Sn=a1+a2+a3+an Sn=a1 + a1q +a1q2+ +a1qn-1 qSn= a1q+a1q2+a1q3+a1qn-1+a1qn (1-q)Sn=a1-a1qnSn=法四:由猜想反推公式Sn=a1+a1q+a1q2+a1qn-1=a1(1+q+q2+qn-1)=说明

9、:(1):法一是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证明方法,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的教育。(2)鼓励学生大胆证明,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2:小结公式特点及证明方法(1) 猜想只能用于思考,不能用于证明。(2) 类比等差数列注意知识的迁移。(3) 法一、法二采用构造方程解题的思想(4) 分析Sn=和Sn=的结构特点,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 中可知三求二。(5) 注意:q=1 Sn=na1说明:“由厚到薄”,使知识高度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在等比数列an中(1)已知a1=3,q=2,n=6,求Sn(2)已知a1=2.4,q=-1.5,n=5 求Sn(3) 已知a1=-2.7

10、,q=-,an=求Sn(4) 已知a1=2,S3=26 求q , a32:(1)计算游戏中的答案( 2 )折叠多少次可以得到1365个洞( 3 )再折叠6次会增加多少个洞?说明:第(2)反用求和公式,第(3)小题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考虑,练习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求数列a,2a2,3a3,a4,的前n项和(a1) 求数列an,an=2nan前n项和(a1)求数列an,an=(2n+1)an的前n项和(a1)归纳错位相减法适用的范围说明:由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巩固定理中的证明方法。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1:举例说明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运用。2:若an为等差数列,Sn是前n项和,则Sk,S2k-Sk,S3k-S2k成等差数列,若an为等比数列,Sn是前n项和,则Sk,S2k-Sk,S3k-S2k是否也成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还有那些性质可类似的推广到等比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