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文体特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8614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的文体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词的文体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词的文体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词的文体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词的文体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的文体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的文体特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熟悉、了解词这一文体的文体特点,理出词的发展脉络,感受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初步感受词的魅力。2、 鉴赏望江南,捕捉意象,想象情境,体会该词的艺术魅力,了解作者情怀。3、 学习、运用鉴赏诗词的方法,培养阅读、欣赏美词的兴趣,热爱我国的诗词文化遗产。【教学重点】鉴赏望江南,结合意象和意境进行赏析【教学难点】总结、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出示PPT课题,询问学生: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关于词的内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就学生的疑问进行归纳和引导,引

2、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二、走进词1、词是什么?明确: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补充词与诗之间的关系(诗歌的纵向发展):劳动节奏诗经离骚乐府五言的古体诗诗歌革新运动近体的格律诗词曲2、词的特点是什么?明确:A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谱)B句数、每句字数、格律(平仄、押韵)为让学生有更加具体的感知,以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进行粗略解析:如梦令(两首并提相对应)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C来源:民间流传、文人自创A宫廷流传到民间:菩萨蛮沁园

3、春(西江月、蝶恋花等)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B文人创作渔歌子a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b取自诗词: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

4、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c文人自创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D上阕、下阕(上写景与事,下抒心中情)E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字)长调(91字以上)3、词是怎样发展的?明确:产生于隋唐,兴起于晚唐、五代,繁盛于宋代隋末唐初开始由宫廷流至民间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居易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晚唐出现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温庭筠

5、(女子生活状况和情思,题材狭窄,风格秾艳)顺势进行温庭筠的作者简介温庭筠 (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6、。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借用其菩萨蛮讲解其秾艳词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五代:李煜(在深闺怨情的基础上也拓展出亡国愁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二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北宋:欧阳修(扩大词的抒情功能,抒发自我人生感受,朝着通俗化方向开拓,尤善小令)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北宋:范仲淹(推动词由绮靡向叙事过渡,开创边塞词,扩大题材)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北宋:柳永(内容贴近大众,拓展了词的长度,由小令拉长到慢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8、,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北宋:苏轼(言事陈情咏史,展胸襟诉抱负,提升词的地位,拓展了词的题材和意境,开豪放词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南北宋交界:李清照(女性独特视角展现闺情愁

9、思,含蓄婉约)一剪梅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南宋:辛弃疾善用典故、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题材更广,手法多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三、感受鉴赏词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徜徉于宋词艺术殿堂许久许久,吟咏慨叹之际,我们早已为古人之情怀所感

10、动,为古人之才思所折服,那么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宋词鼻祖之作,去感受一番儿女情长。1、教师配乐诵读望江南出示问题组:感受词中女子的情态体悟该词表达的情感留意鉴赏该词的方式2、借助意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赏析词作,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悟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4、 总结诗词鉴赏方法(学生自主回顾小结,教师归纳)A初步阅读,感受整体情调B细部推敲赏形象(词中描绘的画面、事件、景物、人物等)赏语言(形象传神、含蓄隽永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赏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相间、白描等等)C结合创作背景赏情感四、拓展延伸,运用所学鉴赏方法鉴赏李煜望江南,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分享交流成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诵读望江南并背诵2、我眼中的望江南(课上所学两首望江南任选)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出望江南之中勾画的情境,注意情与景的交融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