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找规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6064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找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找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找规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找规律编者小语:期末考试结束了 ,同学们可以小小的休息一下 ,放松的玩一玩了 ,但是也不可以把学习忘记哦 ,虽然现在休息了 ,但是每天坚持做几道试题 ,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观察下面图2-5中的点群 ,请答复:(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2)推测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3)前10个点群中 ,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答案】(1)观察发现第一个点群有1×1个点;第二个点群有2×2个点;第三个点群有3×3个点;第四个点群有4×4个点。所以第五个点群应该有5×5=25个点。(

2、2)根据上面的推测 ,第十个点群应该有10×10=100个点。(3)前十个点群包含的点数为:1×1+2×2+3×3+4×4+5×5+6×6+7×7+8×8+9×9+10×10=1+4+9+16+25+36+49+64+81+100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

3、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

4、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9)+(4+16)+(36+64)+(49+81)+100+25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0+20+100+130+100+25=385个。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