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5890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4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找春天教学目标:1、 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3、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重点难点:1、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羞、遮、嫩”的识记,“摇、溪”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歌曲春天在哪里、古诗早春教学流程:第一课 时一、 古诗引入出示古诗早春,请会读的学生朗读,看看早春有什么特点呢?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

2、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读读课文吧,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二、 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 教师读课文。要求:老师在读时,是什么样的感情?2、 自学记(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3、 小组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三、 师生交流1、 指读课文,正音。2、 指读生字。3、 重点识字:(学生自学时记不熟的字)4、 同桌互读,打五角星。5、 读词羞羞答答 害羞 遮遮掩掩 遮挡 掩盖 掩饰探头探脑 试探 躲躲藏藏 嫩绿 嫩芽 音符符号 触手 触觉 喜鹊 解冻 脱衣 溪流小溪 田野 野外 摇动 摇摆

3、 化解 棉花6、 齐读课文四、 再读课文,感知发现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五、 指导写字1、 观察字的结构特点。2、 你要提醒同学什么?课后反思:“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

4、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画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如“遮”不少学生读成“zhen”,“掩”读成后鼻音 ,我都及时进行了纠正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段我抓住两个它“!”、二段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冲”、“奔”、3、 教师书写,生看后抄写生字。六、 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羞羞答答 害羞 遮遮掩掩 遮挡 掩盖 掩饰探头探脑 试探 躲躲藏藏 嫩绿 嫩芽 音符符号 触手 触觉 喜鹊

5、解冻 脱衣 溪流小溪 田野 野外 摇动 摇摆 化解 棉花2、说说课文中小朋友的发现。二、朗读感悟1、快速读读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呢?感悟“冲出、奔向”蕴含的意思。(指读挑战读)2、指读第三自然段,从第1句话中你能够体会到什么?(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指读模仿读)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体验发现的乐趣)(指读示范读挑战读)4、他们找到了春天,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欣喜高兴的心情来读课文最后一段吧!从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出发,说说“我的发现”。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

6、习背诵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背一背。2、展示成果。3、 配乐朗读课文。四、迁移使用,拓展想象1、 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2、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板书设计: 1、 找春天 冲出、奔向急切、向往、激动找(仔细)发现(小草、野花、树木、小溪)惊喜 感受(看、听、闻、触)欣喜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2、难点: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

7、;“篱、疏”的识记,“追、烧”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想象体会、编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二、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三、小组朗读1、个别读,正音。2、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3、小组齐读。4、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四、小组赛读五、畅谈发现 1、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2、你有什么

8、要对小草说的吗?3、小结:小草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它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六、比赛背诵七、指导书写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2自主试写“未、店、枯、荣、菜”,评价再写3、教师指导书写“追、烧”。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枯木逢春枯树光荣2、听写:未来追赶枯树烧火光荣洗菜青菜店门3、背诵古诗草4、我们接着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介绍杨万里。二、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三、小组朗读1、个别读,正音。2、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3、小组齐读。4、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疏疏、未、走等词语的理解)四、小组赛读1、认读生字住宿徐

9、徐篱笆稀疏未来2、赛读古诗(师读生读小组读)五、畅谈发现1、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2、你对春天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找”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春天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应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课文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

10、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作业设计意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2、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第二课时个案一、二教学步骤同左三、诗配画感悟古诗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古诗的新方法,那就是给古诗配一幅画。同学们你觉得这幅画应该画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自己的看法时要有理有据,补充和反驳时也要有根据。2、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应做简笔画和引导点拨。四、美读1、播放古诗课件,提出给画面配上古诗的要求。(学生自由准备)2、个别学生配

11、画面配乐朗诵,评价。3、男女生分句朗诵,注意节奏、韵律。4、齐诵5、背诵。五、以下环节同左。课后反思: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赏读,不在解释词句的意思。第一首古诗首先以问题带学生入境,通过看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在学生的自读自悟、组内讨论、全班交流中入情,朗读从读通-读懂-读美-背诵体现层次的递进性,特别是背诵这一环节,用口语交际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然是一举多得。绘画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第二则古诗意境优美,画面生动,让学生给诗配3、小结: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六、比赛背诵七、指导书写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2、教师指导书写“徐、

12、宿”。3、学生抄写生字。八、迁移使用,拓展想象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故事。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草 宿新市徐公店离离原上草, 篱落疏疏一径深, 一岁一枯荣。 树头花落未成阴。野火烧不尽, 儿童急走问黄蝶, 春风吹又生。 入菜花无处无寻。画,把古诗教学形象化生动化了,在赏读环节上设计了让学生给课件配乐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快慢、语调、情趣等有了充分的练习,学生喜欢,好。作业设计意图:1、巩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2、通过填写诗句复习古诗的内容。3、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借助文字,感悟诗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春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3、笋芽儿教学目标:1

13、、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教师读课文。要求:在老师读时,听清字音及不同人物的对话。2、自学记(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3、小组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三、师生交流1、指读课文,正音。2、指读生字。3、重点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