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858504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定期洪亮夜话犯心理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亮夜话29期 犯罪心理学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第一个环节 主持人导入语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洪亮夜话节目,今天的洪亮夜话是嘉宾有约时间。我们的嘉宾是来自人民路小学心理咨询室的王龙云老师, 王老师是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是一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目前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班。今天我们邀请王老师谈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话题 洪亮 王老师 你好,龙云 洪亮 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洪亮 王老师上次我们和炎黄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一起去少管所搞活动的时候,我想起一部电影,不知你看过没有。龙云 什么电影洪亮 一部老电影少年犯龙云 我看过,少年犯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部很真

2、实的电影,像你我这种七十年代的人,当时正是上初中的时候,估计都看过。洪亮 那时候,学校组织全体学生都去电影院观看。龙云 我那时候在农村,学校组织我们在打谷场里观看,很多人在看的过程中都感动的哭了,洪亮 观看影片的人几乎都哭了,确实很感人。龙云 相信收音机前的与我们同时代的听众朋友对这部片子会有印象。洪亮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少年犯是一部催人泪下但又带给人很多思考的影片,该片描写一群曾经迷失了生活方向的少年犯在狱中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教育、感化、改造”走上正路的影片,该片大胆突破选用18名少年犯作演员,以纪实的风格逼真地再现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会根源。

3、龙云 影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有三个,方刚、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车上还坐着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她是社会与家庭杂志的记者谢洁心,出于社会责任感,她正在进行一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洪亮 16岁的方刚因持刀杀人被判刑5年,他来到少管所以后恶习不改,经常打人,还顶撞管教人员。龙云 有一个犯人欺负方刚是新进来的,在一次吃干饭时给他分了很少的菜,两个人当场打了起来。管教队长冯志学关了方刚的禁闭。赵所长通过调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让冯队长把方刚放了出来,洪亮 不久,方刚又在在课堂上打人闹事,还奚落劝阻他的冯队长,冯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赵所长批评冯队长不该打人。方刚想乘机逃跑,便谎称

4、自己吞进了一把折叠小刀。冯队长等人信以为真,千方百计组织抢救,使方刚良心受到责备,坦白了自己的错误。赵所长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没有进行处罚,这对他教育和触动很大。龙云 几进几出少管所的惯窃犯肖佛,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经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记者谢洁心在和他接触中感到他机灵、聪明,又讲义气,很为他痛心。这天晚上,她找肖佛谈心,洪亮 肖佛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来他先后有过三个父母,他们全都把他当成负担而遗弃他。他从7岁起流落街头,慢慢地堕落成惯窃。肖佛变坏的过程引起谢洁心的深思,她连夜写稿,向社会、向所有的父母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龙云 少管所的家长接见日那天,方刚和肖佛的家长没有来。方刚痛苦

5、地吞下了折叠剪刀,医生抢救及时,才将他救活。洪亮 谢洁心和冯队长又说服方刚的父亲到医院来看望儿子。方刚看到所领导这样爱护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亲执意不认儿子,还痛骂前来找他的冯队长和谢记者。冯队长对他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沈金明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幼稚、单纯,他因为受黄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奸淫幼女罪。来到少管所以后,他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教育,逐渐悔悟,并发奋读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龙云 谢洁心从他的事例受到启发,写了评论文章,呼吁对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视,更不要嫌弃。文章发表后在少年犯中引起强烈反响。洪亮 可她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她自

6、己的儿子却因流氓罪被捕。她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她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负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龙云 这部影片现在讲起来好像情节很简单,没什么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可是在当时已经是一部很真实,很前卫的电影了。洪亮 这部影片的主题曲是唱给妈妈的,当时这首歌也传唱一时,看过影片听过歌的人无不为之潸然泪下。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歌。播放歌曲 洪亮 听完这首歌,我想起当时还流行一首歌,歌名好像是铁窗泪铁门呀铁窗,铁锁链。我在窗内望外边。龙云 我有印象了,是迟志强唱得,他也是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代表人物。洪亮 这首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同时一些不

7、良的社会风气也在滋生蔓延。龙云 于是1983年,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刑事犯罪上升的形势下,开展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严打”斗争此次“严打”到1987年1月底结束,历时3年5个月。它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本以为通过一次“严打”希望能恢复到50年代末、60年代前期的那种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洪亮1996年又展开了第二次“严打”,2001年又进行了第三次“严打”。严打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历史名词。我听少管所的警官讲了严打期间的一个故事,一毛钱判一年。龙云 为了一毛钱被判一年,这也太不值得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洪亮 讲故事龙云 真是够惨的,为了一毛钱,招来一年牢狱生

8、活。我收集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厕所,一个老太太傍晚时分出来遛弯,因为内急,在路边一公共厕所上厕所,被两个女青年盯上了,老太太虽然空着手,但是两个女子看上了老太太耳朵上的亮晶晶的耳环, 两个女子尾随进去,一边一个夹住老太太,取老太太耳朵上的耳环,老太太连吓带气,一会血压就上来了,歪倒在地上,正巧有一位女巡警进来。把老太太救了。也把那两个抢耳环的人也被其他巡警给抓住了。老太太对这对失而复得的耳环异常珍惜,这对耳环是故去的老伴年轻的时候送给自己的礼物。洪亮 原来是定情信物,肯定很值钱的,龙云 这对耳环从感情上讲是无价的,其实从金钱上衡量,他不值几个钱,他是用一分的硬币手工打造的洪亮 这

9、对女抢匪,真是手笨,眼拙,而且还是对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手,少见。龙云 这两个女子所犯下的抢夺罪,如果他有犯罪前科的话,最少要判一年,最多会判三年,这不是葬送自己的青春吗?洪亮 而且这些犯罪前科,对将来的就业,银行信贷,龙云 甚至婚姻都有很大的影响。洪亮 确实是这样。龙云 这些年情况好一些,襄樊的社会治安现在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科技进步了,人们的防护措施也比以前先进一些。洪亮 比如大街小巷,重要路段和场所,写字楼,商场,酒店。都安装了摄像头,龙云 这种监控设施对预防犯罪起到了监控和震慑作用。洪亮 可是还是有一些人掩耳盗铃,认为自己干的事,神不知鬼不觉,其实早被摄像镜头拍下。龙云 最

10、常见的就是自行车被盗案,前几年自行车的失窃率是很高的,几乎,很多人的自行车都被盗过。最近这今年,好一些,因为自行车偷盗,搬运,销赃起来很麻烦,而且还卖不出价钱。洪亮 最近这几年,失窃率最高的是手机,电动车和电动车的电瓶,这些东西小巧,容易弄到手,还容易销赃。也能卖出价钱。龙云 关键是作案成本低。洪亮 有些大成本的作案,比如盗窃汽车。利润大成本也就大,光是作案工具成本大约要2-3万.还要有头脑,要有渠道。每个环节都要设计好。而且成功率低,风险大。龙云 作案成本低的小案件,看是普遍,但是这种案件的危害大。他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会让普通百姓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老百姓的一辆自行车丢了,他会觉得自

11、己生活的环境很不安全。如果他报警,警察没能及时的把他的自信车找回来,他会怀疑警察的办案能力。洪亮 所以 现在各个派出所都加强了巡逻力度,加派了警力,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龙云 现在的发案现象,被称为第四代犯罪。洪亮 第四代犯罪?,那么前三类分别是什么?龙云 建国以后,第一代犯罪是反革命犯罪。第二代犯罪是文革期间的打,砸,抢犯罪。第三代犯罪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犯罪。第四代犯罪就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这一代的犯罪。洪亮 第四代犯罪的特点是什么呢?龙云 第四代犯罪的人群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而且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洪亮 不能踏踏实实学习工作,喜欢走捷径,投机取巧。龙云 在上学时候,不能刻苦

12、学习,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一技之长,真正工作了又不珍惜,这山望着那山高。想清闲,又想拿高工资。如果不能满足的话,就采取违法的渠道。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洪亮 故事 1洪亮 第四代犯罪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龙云 我们在上一期谈到过,第四代犯罪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团伙作案。未成年人犯罪很少是单个的,一般的都两三个、四五个。多的时候十几个,有十三四个的。反映出结伙可以壮胆的特点。洪亮 未成年人犯罪,一个人可能是胆小如鼠,两个人气壮如牛,三个人就胆大包天,四个人就什么都敢干。龙云 故事2 龙云 第四代犯罪的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暴力性犯罪越来越多了,未成年人从影视、网络当中学会很多的作案手段。而且作案手段残忍,不

13、计后果。洪亮 他们的犯罪轨迹是什么样的?龙云 我曾经就这个话题采访过派出所的所长和警官, 他们是这样总结的。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轨迹是,开始是厌学,觉得学习枯燥,乏味,然后开始逃学,家长和老师如果逼着上学的话,就离家出走。到了社会上流浪,流浪的过程中会认识一些相同经历的社会青年。就跟着这些青年人一起混,他认为找到了人生的榜样,而且很威风,开始把自己所受到的一些欺负转移给别人,以大欺小。,互相斗狠,谁都不服谁。打架斗殴,拉帮结派。在形成团伙的过程中需要请客吃饭,没有钱的时候,就开始抢夺,逐渐发展为抢劫,暴力犯罪。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公开的抢劫,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抢夺计划。洪亮 后来越来越不可收拾,干

14、一次也是干,干五次也是干,就抱着侥幸的心理浑浑噩噩的过。龙云 他也有害怕,也有后悔的时候,可是群体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气,互相壮胆,彼此就越陷越深。洪亮 故事3 龙云 在采访中,有一警官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语重心长的向我介绍,未成年犯罪的四类高危人群。洪亮 哪四类是犯罪的高危人群,易感人群。龙云 1单亲家庭的子女,2从乡村进入城市生活的谋生的无技术的青少年。3文化程度偏低,甚至于小学,初中还没毕业的这类人。4第四类易感人群是网虫,洪亮 什么是网虫?龙云 痴迷于网络游戏,整天沉迷于网吧,经常在网吧包夜,洪亮 这一类人为什么是易感人群,他安静的玩他的游戏,为什么容易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道路呢?龙云 这一

15、类人在游戏中经常玩枪杀暴力游戏,容易将网络虚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混为一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虚拟的场景,当遇到不满,愤懑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暴力倾向。用暴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冲突。洪亮 还有吗龙云 还有,这一类人玩游戏需要钱,他们瞒着父母上网,自己又没有经济收入。又不敢向父母要钱,也要不到钱,当玩网络游戏中断时,他们像吸毒上瘾了一样,很想继续游戏下去。急得到处乱转,想办法找钱。他就铤而走险。所以说这一类人群是最危险的。洪亮 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龙云 1单亲家庭的子女。故事他不能得到完全的爱,他心理会有种种的恨。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洪亮2从乡村进入城市生活的谋生的无技术的青少年。 故事张军是个农村孩子,兄弟姐妹六个,他最小。由于没有脱贫,家里比较穷,父亲外出打工,母亲为了养育全家,整天忙着在地里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照看他们。 张军上学时,成绩很不错,在班上是前几名,但由于家里穷,学费经常不能按时交,所以经常受老师和同学的白眼。那时侯张军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要挣好多好多钱,让所有的人都高看一眼,让所有的人都尊敬。张军小时侯非常顽皮,胆子也大,哥哥姐姐总让着他,所以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任性。有次为了做弹弓打鸟,竟偷偷地把哥哥结婚新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