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85807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校本研修案例 组织研究课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安阳市64中学 郭燕荣 我校史地生教研组教师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等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最近我上了一节以历史剧形式来展现的研究课,课题是:漫游科技文化园,感受多元文化。针对当今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以一种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堂形式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以适合学生的方式把学生需要的知识传达给对方,我们想,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课前,就有老师对此课模式提出质疑。最大的缺陷在于:整个课堂过程预设多,即席生成的问题少,师生互动活动少,学生的疑问在课堂得不到解决;上台表演的学生终究是

2、少数,大多数学生只能当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堂课的定位究竟在哪儿?它不是一节纯粹的新授课,更准确点说,这节课的特征在于:实践性和总结性。这节课所有的学习过程并不仅只体现在课堂45分钟里(实际所有的新课学习也是如此),课前和学生一起准备资料,批阅学生的观后感,和学生一起编演历史剧,包括课后的问卷调查及学习反馈,这都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这是师生共同喜爱的学习方式。整个过程是所有同学在参与,所有同学在学习。 课后从教师的评课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这节课有三个值得肯定之处:一是历史剧的形式。新颖、独特的形式,大多数听课教师认为“有看头”“形式新、喜闻乐见、效果生动”。学

3、生就更不用说了。二是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本科组一直在致力于历史校本教研方面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工作,准备以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方式呈现成果。本课宗教景观资料也是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重要的,也是一个学习者。跑遍了书城、市(区)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寓教于无形”,教师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第三是怀着人本主义的精神来编剧和排剧。因是一部科技文化剧,所以在编剧时突出主要观点科技改变生活的观点。 当然,既是一节研究课,课堂的不足也是多多的。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有:首先,在于历史剧这种形式。剧本语言的口语化、生活化、趣味性程度不够;剧情的矛盾冲突、高潮特征不明

4、显;简单的舞台布景、服装、道具几乎没有。其实,创设一个情境后,师生的互动也完全可以在剧中直接体现。既是学生剧,终究与专业剧不同,可适当留出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由于排练的时间紧和过于拘泥于剧本,老师和学生的表演皆显生硬、呆板。当然,这种演剧的方式不会像有人杞人忧天认为它会代替常规的课堂教学。 其次,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挖掘程度不够,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明显。虽然编、导过程中不断在修改,采纳学生及其它教师的建议,但终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其实,如果三个宗教场景中分出两个让学生自己去自编自导,自己布景,准备服装、道具,完全民主地让他们自己挑演员,其结果会怎样呢?只要教师一直在旁协调、参谋,一团糟的可能性不大会出现,只怕是电子琴、多媒体、绘画作品、英语、网络语言,甚至灯光、游戏机都会派上用场。整个舞台成为声、色、光、电的世界,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和游戏的场所。这种学习效果会更理想吧? 我校教研组客观评价了这次教研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我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坚持以课标为标准和指引,坚持学情研究,坚持教材分析,坚持形成有效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