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85780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唐金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鹤峰实验小学 唐金玲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59-61页例1、例2及做一做。 课 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2、,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经历把平均分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通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慨括等数学活动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六、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师: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出示例1左图)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4、师:出示例1右图,把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说边摆。师:在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剩下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师:这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也就是剩下了1个,多了1个。(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学生写,教师巡视。师:出示学生写的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同意用哪一种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师: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1个草莓表示出来,数学上规定这样写:(板书)72=3(盘)1(个)师: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师

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7、2、3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部分)(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师: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随学生的回答出示表格。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的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一个名称叫“余数”。师(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师:用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生回答。师: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正方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同

6、数量的小棒,请你们用手中的小棒一个一个地摆出独立的正方形,并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算式写在记录单上。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情况。2组织学生交流。将学生交流的结果板书出来。84=2 (个) 94=2(个) 1 (根) 104=2(个) 2 (根) 114=2(个) 3(根)124=3 (个) 134=3(个) 1 (根)144=3 (个) 2 (根)154=3(个) 3(根)164=4 (个) 174=4 (个) 1 (根) 184=4(个)2 (根)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及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1) 余数可能是1、2、3,可能是4

7、或者5吗?为什么?(2) 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3)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列举出了这样的有规律变化的许多算式。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最后又列举了一些例子进行验证。看来动手做一做、写一写,举例说一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数学、发现规律的好方法。4.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师:老师用一堆小棒摆成了若干个正五边形。如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谁来猜一猜?组织学生讨论:(1)可能剩几根小棒?有几种情况?(2)为什么只有这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8、?说说你的想法。(三)巩固练习1. 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组织学生交流,借助172=8(组)1(个)这个算式,让学生说说“1在图中指的是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2. 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组织学生交流。3. 出示算式:( )6=5 ( )猜猜余数可能是几?汇报交流。(四)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例1: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7 2=3(盘) 1(个)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9根呢?10根呢?11根呢?12根呢?84=2(个)94=2(个)1(根) 104=2(个)2(根)114=2(个) 3(根)124=3(个)134=3(个) 1 (根)144=3 (个) 2 (根)154=3(个) 3(根)164=4 (个) 174=4 (个) 1 (根) 184=4(个) 2 (根) 余数除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