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85644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题专题2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溶液)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探究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少量水,振荡1. 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滴几滴,酚酞试液2.酚酞变红溶液呈 性。燃着的木条再滴加稀盐酸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溶液中还含有 离子。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

2、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NaOH;可能是Na2CO3;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为了验证猜

3、想,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CaCl2溶液换成C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3纯净的烧碱由于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而含有杂质现取此样品少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既可证明样品中含有上述杂质,又可将该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烧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4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

4、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氧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写出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如何除去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 5在实验室中,用于配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没有及时清洗,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上会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请你参与探究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成分。白色固体乙H甲加适量的水,振荡加无色酚酞试液加稀盐酸提出假设A、白色固体可能是 ;B、白色固体可能是 ;C、白色固体可能是 。实验步骤先将烧杯内壁的白色固体刮下,分成两份。后续实验步骤如右图所

5、示: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有红色出现;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联系实际(1)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2)建筑上为什么可用石灰沙浆来抹墙? 。6甲同学在“旺旺雪饼”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生石灰(CaO)可作用于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小纸袋内白色颗粒状固体A溶于水无放热现象,固体A (能或不能)作干燥剂。(2)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6、、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 ; 。(4)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方 案现 象 和 结 论饱和石灰水浓NaOH 溶液7【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

7、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 乙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计算验证】小李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

8、网探究题专题2答案2、(1)不正确,两者混合物也可;(2)不正确,碳酸钠也呈碱性;(3)碳酸钠,向滤液中滴酚酞(或石蕊)试液;不可,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确定。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将烧碱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样品溶解,试管壁发热固体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2)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恰好至不再产生沉淀有白色沉淀产生(3)过滤,然后将滤液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6解析:用已掌握的物质的有关方面知识去探究未知物质的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生石灰之所以能作干燥剂,就是因为它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所以其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成为Ca(OH)2 ,而Ca(

9、OH)2 又可能与空气的CO2 反应继续生成CaCO3 。故解答为:(1)CaO+H2O=Ca(OH)2 (2) 不发热Ca(OH)2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无色酚酞。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色。固体中有氢氧化钙。或CaCO3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有碳酸钙。或Ca(OH)2 和CaCO3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无色酚酞。另取量固体于试管中,注入稀盐酸。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色。有气体产生。固体中有氢氧化钙和

10、碳酸钙。(3)变质后的物质中有多少碳酸钙生成?(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或此时的固体是否全部变成碳酸钙?)6(1)CaO+H2O=Ca(OH)2;(2)Ca(OH)2;CaCO3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3)放热 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

11、球体积的变化。(4)Ca(OH)2 和CaCO3的混合物;方 案现象和结论步骤: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步骤: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6分析:NaOH溶液与Ca(OH)2溶液都能与CO2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 CO2+ Ca(OH)2= CaCO3+H2O44 80 44 74从方程式可看出:Ca(OH)2溶液通入C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而NaOH溶液通入CO2后无沉淀生成;同样吸收44份质量的CO2,需80份质量的NaOH,74份质量的Ca(OH)2,因此,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但是,NaOH极易溶于水可以配制质量分数很大的浓溶液,Ca(OH)2微溶于水,它的饱和溶液也是质量分数很小的稀溶液。答案:CO2+ Ca(OH)2= CaC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