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5591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教材分析等.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腔昆韵:我不挂帅谁挂帅 南昌市玉河中学 姜翠华【教材分析】我不挂帅谁挂帅是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曲韵中的一首重要的欣赏曲目,也是“梅派”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本唱段分为西皮流水和西皮散板两部分,通过这两种板式唱腔的对比,表现了穆桂英报国杀敌的决心。【学情分析】在课前我了解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京剧知识了解不多,对京剧音乐更是知之甚少。京剧似乎距离学生们越来越远,同学们都知道京剧是国粹,然而京剧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唱腔有何特点?脸谱、行当、场面有点点了解但不系统全面,板式就更别提了!同学们可能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清楚。所以我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就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

2、需要精心设计了两节课的京剧教学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体验京剧,也使教学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学生对学习京剧的兴趣。【教学理念和反思】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淡化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把知识融入情感交流活动中来学习,真正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重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 八年级的学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们能初步对身边的艺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第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艺术京剧的行当、脸谱、场面、板式、唱腔等京剧相关知识点,旨在让学生多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3、感。第二课时通过提问快速复习上节课学习了的京剧相关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们在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唱段感受京剧“板腔体”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京剧的念白、锣鼓经和走台步亮相,以及利用这元素分组参加实践与创编表演。学生们合作实践,注重了他们的自主操作及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音乐学习过程尽显其中 ;学生们通过切身体验创编,加深了对京剧相关文化知识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京剧艺术的兴趣。 对于我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亲自学习体验了一把京剧的念白、走台亮相、锣鼓经,所以对于我本人也是是一种学习和提高,让我自己也更加热爱起了京剧。但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由于很想在有限的二节课多讲解京剧知识,内容偏多讲解也就不够细致。2、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引导学生们演唱这段经典唱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