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85435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如何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作者 吴晓娟一、案例介绍王某,男,17岁,会宁县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据该生的家长和班主任介绍,王某学习成绩中等,智力比较好,反应也很快,但是,自控能力差,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有话等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经常和老师顶嘴。课上讲话老师点他名字,他就抵赖、不承认,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干什么了”,上课经常故意讲话,做小动作,有时还指挥别的同学犯错误。学习成绩明显滑坡,班主任找他谈话,请家长配合,他

2、也是听过算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家长和老师都为此十分头疼!二、案例分析该生的逆反行为是进入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的一种典型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情绪色彩和内在的意识,具有对立性质或者否定性质的心理倾向。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要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危机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

3、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通过与初中生的接触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发展,青少年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标准来衡量,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教导也不象童年时期那样轻信和盲从,而喜

4、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只有在别人的观点既有逻辑上的说服力,也能说明青少年本人和周围社会的问题时,才有可能接受,否则,就会产生怀疑和争论。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社会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好奇的对象也就越来越多。对理论的、社会的、自然的观点和现象,都想加以探讨,进行自我判断,而不愿被动地聆听别人的解释。由于认知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好奇心等心理的发展和生理发育的加速,青少年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成熟感和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个孩子了,希望独立自主,象成人一样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喜欢长辈用保姆式的态度对待自己。但是,长辈们出于爱护和习惯,对青少年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继续用

5、不加商量的口气指点、教育,因而往往引起青少年的反抗。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平时过于溺爱,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在老师面前袒护孩子;平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三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例如李某一开始犯错误的时候,经过班主任的教育,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但是老师没完没了,使学生失去耐心,造成学生更加逆反。以后上课诚心捣乱,逐步蔓延到其他课程。 四是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影响有关。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诸如弄虚作假,腐败贪污 ,拜金享乐主义,使青

6、少年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只好借逆反行为发泄厌恶、不满的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心理暗示也会诱导青少年错误地认为越是逆反越能显示自己的个性。三、心理辅导消除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应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准了,再采取相应的对策,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比如说,如果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就应分清是非,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是认知方法上的差异,双方就应当尽量谋求认知上的相近;如果是人格评价的的偏见,就应当加强沟通,澄清误会,加深相互了解。就本案例中李某而言,我采取了如下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1、加强家校合作。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了解李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

7、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采用家校联系卡的形式,把每天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记录下来,反馈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在家表现写下来反馈给班主任。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提高家长教育能力。2、调整教师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

8、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和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心理疏导还要常抓不懈,不要看到有些进步就不抓了,学生的反复现象很严重,转变一个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常抓不懈。李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改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李某在文科方面比较

9、强的特点,成立一个文科小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在他进步的时候老师适时的进行表扬,使他有成功的感觉,更加自信,表现的就更好了。老师在表扬的时候不能什么都表扬,要表扬的恰当,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4、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调整很重要,平时李某的一些坏习惯要他自己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犯,老师经常督促,同时指导李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5

10、、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就是多渠道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调节好心理状态;让学生知道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可通过自查、自治,从而达到内化健康人生心理的作用。四、辅导效果反思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社会的种种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认清他们的行为特点并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在本案例中,通过笔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辅导,王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成绩有所提高。上课经常故意讲话,做小动作的次数少了,最后基本不再出现了。事实证明,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它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现象,要消除这种心理现象也不难。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首先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准了,再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