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85064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三章 第二节 板块的结构学说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4分)1.读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回答问题。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和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可能存在雅丹地貌B.甲可能存在柱状节理发育岩石的球状风化C.乙地可能存在喀斯特地貌D.甲乙丙三地中应该可以找到冲击扇2.“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地质构造3.与板块张裂运动有关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C.大西洋中部洋脊D.东亚岛弧链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长江口的崇明岛的形成C.撒哈拉沙漠沙丘的形成D.喜

2、马拉雅山脉的形成5.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A.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C.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6.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D.堆积作用7.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B.C.D.8.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判断出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甲B.乙C.丙D.丁9.读图“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下列地点能够露

3、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10.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黄土高原B.东非大裂谷C.桂林的石灰岩溶洞D.大片的戈壁11.下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 )A.甲B.乙C.丙D.丁12.2019年10月7日台湾台东发生5.9级地震(构造地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与此次地震密切相关的地质构造是( ) A.褶皱B.山峰C.海岸D.断层(2)为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撤离台东全部居民B.严格禁止修建水库C.推进平原植树造林D.提高房屋抗震强度13.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 A.风能B.重力能C.太阳能D

4、.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14.下列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 A.华山B.渭河谷地C.庐山D.华北平原15.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二、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6.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材料

5、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1)读材料1和对应图形,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2)根据材料2和对应两幅图,“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请分析原因。 17.下图是某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地形是_,此地形形成的原因是_。 (2)

6、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 18.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1)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_;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_ (2)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地貌上形成_,成因是_ (3)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A雅丹地貌是风蚀性地貌,该地处在亚热带地区,所以A错误;B甲处是花岗岩,且处在山脊上,所以可能存在柱状节理发育岩石的球状风化;C乙地是砂岩,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形成,所以C错误;D冲击扇出现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此地没有明显的山区河流出口,所以D错误;

7、故选B。【点评】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掌握各种地貌形态的主要分布地区。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沧海桑田”之说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3.【答案】C 【解析】【分析】与板块张裂运动有关的是大西洋中部洋脊;其他三个是板块挤

8、压形成的。正确答案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地貌。4.【答案】D 【解析】【分析】A云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崇明岛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

9、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5.【答案】B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而岩浆活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属于内力作用。【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能量来源的差异分析即可。6.【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7.【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图是褶皱构造,内力作用形成。图是干旱区风力侵蚀形成,属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形成,属于外力作用。是断层,是内力作用形成。所以B对。8.【答案】(1)C(2)A 【解析】【分析】(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丙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上升,故判断为地垒。丁处受断层作用,岩层向下滑,判断为地堑。庐山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