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85020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浮力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浮力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浮力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浮力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的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力教学案例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浮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属重点部分。是在学习力、二力平衡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力学知识的综合,因此对综合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本部分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计算和浮力产生的原因,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浮力,知道浮力如何计算,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浮力的概念,通过交流探究关于如何计算浮力和浮力产生的原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2).学生分析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

3、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二、说教法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学生讨论和分析把浮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步骤师生活动及教学内容设计意图2分钟6分钟10分钟7分钟2分钟(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引

4、入新课(二)、新课内容1、图片展示,突出重点得出浮力的概念图片展示:(1).生活中一些浮在水面的物体(2)飞艇、热气球在天上飞3)感受浮力的方向:从生活走向物理2. 科学探究:浮力的计算(1)浸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阿基米德原理3. 科学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4.浮力知识小结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死海上的人为什么可以浮起来教师应该关注:1、 学生是否全民参与了活动一;2、 大家的积极性是否都被调动起来;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对照图片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结论。(浮力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组图片中能得到什么共同之处,从而初步导出浮力的初步概念,然

5、后从第二组图片来进一步完善浮力的概念。放一盆水 然后放一个空塑料瓶到水里,让学生把拼字摁到水里实验设计:称量浸没水里的物体前后的重量是否一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设想物体浸在液体里能排开液体,那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有什么样的关系?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个实验过程。结论:F浮=G排=m液g=液V排g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同桌互相提问,查漏补缺。全班同学交流,总结主要知识点。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浮力知识系统化。1)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自

6、主的去思考死海上的人为什么可以浮起来。以“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引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他们积极性。先采用通过生活中一些实例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感受的浮力的方向从而记住浮力的方向。我把14.5-3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并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称重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阿基米德的原理,能使学生对这个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

7、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5分钟2分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当场做练习巩固这些所学的内容:第一道是体现运用称量法计算浮力,第二道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让学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课外拓展拓展内容: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让学生再一次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记住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四、反馈和总结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中,既

8、要注重旧识的复习巩固和应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探究实验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浮力的计算应用不太灵活,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五、说板书设计:1.浮力的概念2.浮力的计算 称重法:F浮=G物-F 压力差法:F浮=F-F 排液法:F浮=G排=液gV排 平衡法:F浮=G物 3.阿基米德原理4.浮力产生的原因。5.课外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