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防治制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84914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害防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害防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害防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水害防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水害防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害防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害防治制度.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泉市高石乡鸿达煤矿防治水工作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福泉市高石乡鸿达煤矿防治水工作机构及各项 规章制度二O一三年三月目 录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4测量工作制度.5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6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9水文地质工作制度.10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11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11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的安全措施.14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18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19探放水管理制度.21水患防治应急预案.22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24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27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28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29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30与周

2、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制度.31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31防汛物资储备制度.33周边煤矿及废弃老空积水防治措施.34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37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37水情水害预报制度.38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9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44 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制度.61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2 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 组长(矿长:鲁斌)常务副组长 (总工:龚义清)副组长(安全副矿长:汪厚启)(防治水副总工:梁小明)探放水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谢仲江)井下防探水队(队长):杨国华 防探水验收组成员:饶益贤、汪厚启、罗达林、李中情探水队员:何平林、蔡承兵、刘金洪、郭唐宝、邓华晏质检科

3、:谢义方、李正明安监科:王廷刚 万朝顶 李忠良测量工作制度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 一、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 二、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 三、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内

4、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一般边长为30-90米。 四、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 五、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 六、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 七、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 八、测量观察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

5、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 十、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十一、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一、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 组长由矿长鲁斌担任; 副组长由总工

6、龚义清、安全矿长汪厚启担任; 成员由饶益贤、梁小明、罗达林、谢仲江、宋普兵、杨金龙及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井下防治水由鲁斌带领建设队全体人员组成;地面防治水由谢仲江主任带领井上包工队组成。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科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详细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防治水工作。 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

7、止地表水灌入坑下。 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生产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200米的探水距离。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完上分层的工作面,采下分层时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上分层下分层、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

8、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小窑口的常规办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小窑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 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 九、

9、机电科保证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保证主、付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 十、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 2、由井下防治水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员。 3、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技术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 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 5、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地质及储

10、量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1、技术科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2、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安委会进行审批。 3、每年年初,要对本矿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进行整体计划,并做出本年度开采设计,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 4、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并要由矿总工审批,报上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 5、每个工作面结束后,

11、要及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总工进行备案。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

12、,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井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