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食物链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84477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食物链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节 食物链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节 食物链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节 食物链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食物链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食物链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 食物链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商韬一、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基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以问题为引导,以活动为载体,以概念形成及应用为核心。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组织有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体验其在生活、生产中的意义。与此同时,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食物链”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内容,学生在学习了“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起到了承上

2、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内容包括2个“分析活动”。第一个是“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通过卡片“接龙”活动,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6种动植物之间“谁吃谁”的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特点。第二个活动是“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分析我们日常的食谱,引出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使学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第3部分是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

3、方案,通过展示我国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理解食物链的应用。2.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利用图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以此为基础,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2)初步形

4、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四、重难点分析:重点: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课件:观看自然界各种动物捕食瞬间的图片【提问】:图片中观察到了哪些场景?这些画面,说明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悟出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二)讲授新课:1、食物链【活动一】 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分析农田附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谁吃谁?学生分小组利用老师课前准备的生物卡片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生物用箭头连接起来。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

5、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分组展示:青草鸡鹰;青草蚱蜢鸡鹰;青草蚱蜢青蛙蛇鹰讨论:(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食物链)(2)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小结: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存在的食物链也会有很多条。每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环节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谁吃谁”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游戏的不断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悟出食物链的概念

6、。)【小组讨论】:请大家结合屏幕上显示的这几条食物链和讨论题,总结一下食物链有哪些特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1)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绿色植物和动物)(2)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生产者、消费者)(3)从屏幕上的这几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起始端均为植物,第2、第3及以后的环节均为动物)(4)第2、第3环节的动物有何不同?(第2环节的动物大多为植食性动物,第3环节的动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小结: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其它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新旧知识贯

7、通;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活动二】 理解人是食物链的一员: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联系。那人类参不参与这种食物链关系呢?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的食物从哪里来呢?展示课件:丰富多彩的食物(图片)以及学生在食堂吃饭的情景。【学生探究】:我请大家“吃”大餐请每一位同学为自己选一份午餐食谱,分析每种食物分别来自哪种动物或植物。然后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你能发现些什么问题呢?你这顿午餐从哪几条食物链中获了物质和能量?写出你午餐所涉及的食物链。请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汇报展示。小结:人也是自然界中

8、的一员,也处在复杂的食物链中。2、天敌与农林害虫【活动三】 知道食物链的利用展示课件: “森林医生”啄木鸟;“农田卫士”猫头鹰;1只啄木鸟1年能啄食3000多条害虫,1窝猫头鹰可消灭1000多只老鼠,相当于从老鼠嘴里夺回1吨粮食。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展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成果:赤眼蜂防治松毛虫;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等等。讨论:小红家菜园里的青菜上长了许多菜青虫,小红把家里的几只老母鸡放在田里去,用母鸡来防治菜青虫。你认为这样的方案可行吗?为什么?提示:设计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案,不仅要选择有效天敌,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天敌的饲养,以及这些天敌放飞的时间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考虑怎样回收天敌以便下次防治时再利用。(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法的热情。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方案,这是对食物链知识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堂课学习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四)课堂反馈 见PPT。(五)课后拓展课后查阅资料,搜集生物防治的各种方法,根据天敌选择的原则,请各小组选择一种松毛虫的天敌,并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防治松毛虫。六、板书设计6.1 食物链一、概念二、特点三、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