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光美.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8438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风光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乡的风光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乡的风光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乡的风光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的风光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风光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的风光美说课稿集贤路小学 周程燕家乡的风光美,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一、说教材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本课是让学生知道不同地方有着不同风光,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主题活动:1、说说家乡的山和水;2、我做家乡的小导游;先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家乡的美景,再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介绍美景。这样安排符合学生年齡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心理。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

2、编者的设计意图,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运用观察、调查资料、展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名胜风光,交流并体会家乡的可爱。3、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家乡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喜欢家乡的风光.教学难点:萌发对家乡的热爱并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四、说教学方法1、媒体激情,情感共鸣多媒体课件音像并茂,操作性强,很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非常适合于进行情感熏陶。2、课前调查,合作探究课前调查时,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是模糊的,为

3、了让学生理性的、全方位的了解家乡,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调查的内容,收集资料,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拓展,“家乡”这个词在他们脑海已经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鲜活生动的。同学们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也体现了对学习的自主性。3、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让学生“用眼看家乡”、“用心体会家乡”通过课堂参与交流汇报,让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好,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家乡的一员是多么幸福!五、说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整理家乡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者自己的相关画作,并调查家乡主要景点的位置,参观游览路线及参观所需时间.六、说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

4、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一)美丽的风光欣赏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宁夏六盘山、云南石林、甘肃嘉峪关、无锡蠡园这6幅祖国名山大川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说说家乡的山和水1、谈话导入:由不同地方不同风光导入课题:家乡的风光美。2、欣赏安庆的自然风光和旅游景区,(振风塔,天柱山,花亭湖等)让学生感受风光的美丽,再让学生谈谈欣赏家乡风光后的感受。“说说家乡的山和水”活动把家乡自然风光美的迷人之处来说一说,或把自己亲自去过的景点或值得一游的景区介绍给游客,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3、记录下家乡的风景名胜我先引导学生去回想家乡的周围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景,然后拿出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也可以用彩笔

5、画一画。学生通过动手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家乡风光的热爱,从而愿意去装扮家乡、美化家乡。(三)我做家乡小导游把自己收集的家乡的景点、材料、图片或绘画作品整理一下,为游客安排好三日游的行程。可以小组合作制定旅游手册编好导游词,(如:大家好,我是导游乐乐,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宜城安庆,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的振风塔。)先小组汇报,然后推选出几位小导游上台演示。这样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提高了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再一次的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四)提升认识建设家乡举例说明有的游客乱丢垃圾,乱踩花草树木,启发学生做一个文明游客,并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把我们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结束语:家乡的美丽风光让我们自豪,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五)布置作业赞美家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如讲故事、编童谣、创编诗歌、写一段话等不同形式来赞美我们可爱的家乡。七、说板书设计板书简单明了概括性强。通过“美丽的风光”“说说家乡的山和水”“我做家乡小导游”这三个活动萌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