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3908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其关键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县近几年来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距离县委,县政府,距离全县父老乡亲的要求还差得太远,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颇有微词。本文就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几点建议。一、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1、我县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普遍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质量不高。我县现任中小学教师,大致有三块。老牌师范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毕业)、民师转正的和近年师范毕业生。第一类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第三类他们多为高考扩招后中考或

2、高考上的师范院校,因而自身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难免有先天不足的现象;第二类根据历史不同时期政策转正,很大一部分教学经验、敬业精神都没问题,但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也落后,但有一部分人钻了政策孔子,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教师资格,素质极低,现在很多人也不在教学第一线,也没能力。虽然许多教师通过20世纪末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和其他多方面原因,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2、极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低下。应该肯定,当前我县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献身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

3、否认,在一些教师中存在道德观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心缺乏等问题,他们不安心于教学工作,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耐不住寂寞,抵制不住各种名利的诱惑,表现为工作自由散漫,教学中乱收费,吃拿卡要家长,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过性侵犯学生等恶劣行为。3、我县教师队伍不稳定。(1)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我县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指教师有教育系统向非教育系统流动;一线教师向学校,学区,教育局教育行政人员流动;山区向平原,乡镇向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流动;小学向初中,初中向高中流动。(2)教师队伍中的“躲猫猫”现象在编不在岗。我县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教师在编不在岗,工资照领的现

4、象,既增加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又浪费了我县的财政收入,在社会上影响极坏。(3)教师队伍的“隐性流动”,指未构成现实的流动行为大多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自卑感,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感情的减退,以及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变化;有的则“人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4、教师的结构不合理。(1)学科结构:配套不齐,短缺严重。学科结构性缺编最为紧缺的是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科技活动等学科的教师,高中学科结构性缺编主要是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2)学段结构:层层“拔高”,整体下滑。总的来讲,小学教师数量相对过剩,中学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县近一段时间面临小学教师相对过剩、中学教师短缺

5、的双重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将小学高水平教师拔高为初中教师,将高水平的初中教师拔高为高中教师,或将有些短缺学科的大专毕业生拔高为高中教师等现象,这样既造成了初中和高中教师整体素质下滑,对小学教育更是釜底抽薪。 (3)地域结构:县城富余,乡镇不足。我县教师地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县城学校教师趋于饱和甚至超编,乡镇学校教师明显不足。第二,从素质要求上来看,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县城学校希望有高学历、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而乡镇学校则要求教师素质更为全面和综合,主要许多学校是一人一班,需要全能老师。第三,从教师流向上来看,从乡镇流向县城的多,回

6、流的极少。5、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我县广大的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自己缺失远大的理想追求,普遍认为教师工作是死工资,没有什么前途。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则是不求创新,不求上进,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不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第二、工作中动力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工资少,待遇低,对工作没有兴趣。第三、对待学生缺少必要的恒心和耐心,爱心。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做法简单,不会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有效的引导,忽视

7、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有了问题,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向家长告状,使本来已经紧张的师生关系更加尖锐,却很少从自己身上做检讨。6、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常规抓的不紧,教科研意识普遍淡薄。由于没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常规的要求,忽略了广大学生的教学利益要求,更谈不上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应该使广大教师通过参与教科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出现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逐步走上“向教科研要质量”的 科学化的教改道路。7、教师中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由于公务员工资的逐步兑现而教师的还有部分未及时兑现,职称评定问题,师生纠纷,领导处理不公等问题是部分教师的不满情绪增加,特别有了网络这一平台更促进了这一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