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83733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 共40分)1.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2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 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

2、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 B C D.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B.制汽水C.人工降雨D.填充探空气球4“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5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6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

3、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7“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C为避免了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 CO BN2 CO2 DCO29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

4、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 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 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10有关CO2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 一个碳原子加一个氧气分子等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 一份质量的碳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12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

5、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同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14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

6、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D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1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向漏斗中注入酸液;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 B C D16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蒸发时吸热17鉴别空气、O2、CO2的简便方法是 A带火星的木条 B闻气味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18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

7、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9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B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使混合气通过紫色石蕊试液2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8、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43分)21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填序号)。(3)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_。(4)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会使全球变暖。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

9、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5) 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22. 如下图A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现象:; 原因是:(1) (2)。23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4.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试回答: (1)分别写出A、B、C、D、E的名称: A、B、C、 D、E 。 (2)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AB

10、 ; BE ; DE ;EC 。25. 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9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 “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2019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 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26. 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 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

1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 (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_。 (3)若A与C连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 _,用 _ _法收集该气体。 (4)若A与B连接,则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28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 _。 (2)【查阅资料】 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3)【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4)【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lI: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5)【设计实验并验证】“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