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8344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的鉴赏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也是考试考查 的重点。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怀进行深切的 体会,并将古诗词的深层意蕴有效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课内古诗词学习 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 作家风格等进行高层次的分析评价。以达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进而能够扩大赏析面,真正形成一定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学生终生 受益。1. 鉴赏。鉴赏艺术形象、鉴赏语言风格、鉴赏语言表达技巧。2. 评价。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词语,赏析句子,诗歌的意象含义,比较鉴赏等。二、赏景诗赏析。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

2、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应当忠于原诗,用自己的联想适当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常用术语: 景物的层次感、高低远近,由高及低,由远及近 景物的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景物色彩。 形象鲜明,一切境语皆情语。 大处着墨,工笔细描。2. 从动静,写了动景、静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 个双音节词表达,如孤寂冷清、绚丽清新、热烈欢快、萧瑟凄凉、雄浑 壮阔等。注意要恰如其分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后作结论,组成了 一幅的图画。三、咏物诗赏析。1. 先描述表层对物的感情,再回答深层由物所引发的对人的感情,或此物 所寄寓的其他思想感情。2. 炼字: 指明

3、哪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往往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 描述诗景。 意境气氛、思想感情。3. 鉴赏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委婉、简练生动。4.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赏析或兼而有之看题。借助诗歌的题目,能够明确诗歌的意象,大体明确诗歌的基本内容。解释这种手法是人的情感、旨趣及运用这手法的好处。(注:语言表述是将诗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流畅优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对偶、夸张、谐音、双关、借代、通感、互文、贬 词褒用、等。对比、比兴、象征、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

4、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渲染(正面着意描写)、烘托(侧面表现,正衬、反衬两种)、白描(用线条勾画,不渲染烘托。例:“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用典抒情、欲扬先抑、细节刻画、乐景写哀、赋、比、 /举兴等。篇章结构:1. 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等。 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即景抒怀、直抒胸臆)如: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 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 合在一起。 间接抒情:a. 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b.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诗)。c寓情与理:怀古伤己(哲理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