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抢救病人流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83431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抢救病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抢救病人流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抢救病人流程就地抢救,立即给氧气吸入,及时通知值班医师 建立静脉通道一般接0.9%NS250ml或按医师口头医嘱敏捷、迅速、沉稳、不能忙乱执行医嘱如医生的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应先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前方可执行,做到“三清听清、问清、看清。保存空安瓿,待医师开医嘱后经两人核对与医嘱相符方可弃去。 抢救时分工合作如同时执行两种以上抢救药品时,护士必须分工合作,执行某种抢救药品应告知另一护士此药已执行,防止重复使用,执行完毕后各位护士应复述一遍本人所执行的药物,以防漏执行,影响抢救效果。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守后在患者身边,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病情平稳后做好心理护理,抚慰病人。门诊急诊

2、抢救后的患者,在家属没到之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抢救完毕及时补记抢救护理记录。洗胃机操作流程 备好洗胃液连接洗胃机 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清醒者摆好 体位 插胃管反复洗胃洗出液澄清为止洗毕拔管、整理患者 及床单位 祥细护理记录考前须知:1.动作轻柔。.中毒不明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暂 用温开 水或等渗盐水。.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征,如出现腹 痛、流出血液体或有虚脱表现停顿操 作。4.每次灌入量不得 超过500ML,注意记录灌注液名称、液量、洗出液的数量、 颜色、气味。5.吞服强 酸强碱类腐蚀性药物患者切忌洗胃, 消化道溃疡、食管梗阻、食管静脉曲X、胃癌等一般不洗胃; 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力衰竭、严重

3、心律失常和极度衰竭等 不宜洗胃;昏迷者洗胃应慎重除颤仪操作流程开机 暴露部位 涂凝胶选择自动、手动、半自动模式选择能量等级手柄紧压胸部位置1、心尖部 2、平胸骨右缘 两部位相隔10cm)再次确认是否需要除颤手动充电放电观察除颤效果 注:1、手柄不放置患者身上时不能放电 2、充电后不需电除颤时请按手动放电(pisarm)3、除颤放电时不能接触病人及病床 4、手柄避开电极片部位心尖部:左锁骨中线与第四、五肋间隙相交处 胸骨右缘:右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隙相交处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

4、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参加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2、去甲肾上腺素

5、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X剂;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急救;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 2、XX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3、速尿4

6、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病症体征消失注意血压 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三、输液反响和防治输液反响:一反热反响,病症: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病症;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顿输液,并通知医生;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病症: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2如发现病症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

7、脉回流;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三静脉炎病症: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防治: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的药物,要有方案更换注射部位。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四空气栓塞病症: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防治:1置病有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2氧气吸入;3加压输液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员。输液反响慎重处理输液反响有危险,慎重处理莫慌乱。输液反响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8、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X;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一、输液反响发生的原因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反响;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响常发生于炎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缺乏,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响;是输液速度

9、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响;是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参加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响,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响。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参加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响的发生。 二、防X 针对上述原因,对其防X应当不难。但在某市,以往每年都有因输液反响致死事件发生,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响医生护士都很被动,为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所以,还必须强调:,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响的液体;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

10、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假设液体瓶子太凉那么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输液速度要慢;,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历或想当然。 三、准确判断简单说,输液反响就是热源反响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响不同。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开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

11、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病症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高热过程。 四、果断处理一旦发生输液反响,、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存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那么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五联用药: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

12、-10mg/kg.次);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至于输液反响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那么应慎重。原因是输液反响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响,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响的病理机制,肾上腺 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响是正确的;另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响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响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响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明,输液反响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病情变化。.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