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3413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精编)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鲜腴(y) 俯瞰(kn) 枯燥(co) 重峦叠嶂(lun)B迂腐(y) 琐屑(xu) 倔强(jue) 瞠目结舌(chng)C遏制() 丘壑(h) 拙劣(zhu) 接踵而至(zhng)D蹒跚(shn) 溺水(n) 黏土(nin) 恹恹欲睡(y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

2、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D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吹动”。)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

3、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4、。A BC D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韩愈马说)临风一唳思何事?_。(白居易池鹤)故园渺何处?_。(韦应物闻雁)俱怀逸兴壮思飞,_。(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二、文言文阅读。(15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5、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6、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加点字。(1)年且九十(_)(2)且焉置土石(_)(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4)身已半入,止露尻尾(_)2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智叟的态度是:_。3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人物描写方法。4翻译。(1)何苦而不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甚矣,汝之不惠。5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蒸饭匠李靖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

7、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

8、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

9、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

10、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

11、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C)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1文章以爷爷的葬礼开篇,有何用意?2品味语言。(

12、1)第段中“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一句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请品析其妙处。(2)试从修辞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3文中的蒸饭匠老孙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概括其人物形象。4除了写老孙,文中还写了葬礼上做红白喜事的众人和厨师,有何作用?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文末(C)处划线句的理解。2、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

13、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

14、,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原文有则改)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这世上有很多的“不可能”:也许是一道无法攻克的难题,也许是一向难以开口的道歉,也许是一次从未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