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83071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贵州大学大学生就业观调查 课程名称: 社会实践调查 学 院: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 专 业: 通信工程 年 级: 通信131 学 号: 07 15 16 19 47 学生姓名: 王宁 石磊 代成鸿 许胜 周婷婷 指导教师: 王世明 2015 年 8 月 5 日报告成绩评语 年 月 日目录1. 摘要12. 关键字23. 调查概述2 .前言 2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提纲 4 .问卷调查与分析5 调查基本情况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调查总结14 .影响因素分析14 外在因素14 内在因素14 .解决方案14 学校方面 15 社会方面 16 个人方面 17 .大学生就

2、业最根本的问题18 5.结语 19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调查报告 以贵州大学大学生就业观为例子摘要: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据统计,每年有多达700万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社会的那些岗位要远远不能满足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因为需求量远远小于所需量,大部分公司提高自己的用人标准,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这也是提醒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未毕业时就应该未雨绸缪。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

3、。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势,大学生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他们对现在的就业形势又有怎么样的看法呢我们以贵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调查。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影响因素 就业难 眼高手低调查概述:一、前言(一)、调

4、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关就业问题的了解,向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的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偏低,不太理想,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又抱有怎么样的观念,通过此次调查便可以深入的去分析,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应

5、对将来必须面对的就业问题。(二) 、大学生就业现状 教育部官方微博近日就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做了微访谈。在微访谈中,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认为,2015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2015届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据了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张凤有上述表态意味着,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打破2014年的新纪录。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

6、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总体来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今年春节后,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而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问题,这是十分矛盾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重要性现在由于大学生的大规模扩招,每年毕业人数多达数百万,扩招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学质量,学生质量的大幅下降,而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会觉得自己就业必然要进好公司,拿高工资,但自己本身的专业技能又十分欠缺,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形式越来越严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呢我认为,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从基层干起的踏实心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我们应调整心态,由高

7、校里的“天之骄子”向社会的“螺丝钉”转变,因为有时“低姿态”更能带来“高飞跃”,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从基层起步,也许能飞得更高、更稳、更自在。同时,大学生也可以树立积极的创业观。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时代呼唤自主创业意识,因为创业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展现自我才能的素质。只要我们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创业也是一条光明的就业之路。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提纲一、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2、了解大学生是否有职业规划 3、了解大学生所选的专业是否理想4、了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以贵州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主。三、 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王宁 组员:石磊

8、 代成鸿 许胜 周婷婷 问卷设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问卷发放及调查:石磊 代成鸿 许胜 问卷分析:王宁,周婷婷 报告撰写:小组共同完成四、 问卷设计思路。 (1)、1,2题了解大学生专业是否与自己理想职业相符合及原因。 (2)、3,4题了解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的认识程度及加强自身能 力的方法。 (3)、5,6题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及规划因素。 (4)、7,8,9,10,11题了解大学生理想的就业途径,地区,单位,薪资 等。 (5)、12,13题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方向及求职能力的看重方向。五、字体要求一级标题用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小三号字,所有标题用黑体,正文四号字,注释和图片说明用五号字,

9、参考文献用小四号字,全文用仿宋体。问卷调查与分析(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贵州大学北校区,新校区,南校区调查方法:问卷现场调查,网上问卷调查调查样本:现场发放100份,回收95份,网上问卷填答108份,共 203 份问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学的专业与您的职业理想相符合吗( ) 2、 自已的专业和你期待的职业不相符合的原因是( )(第1题选AB跳过此题) 3、 您认为您目前的能力与知识可以胜任您理想中的职业吗( ) 4、 如果您目前的能力和知识不能完全胜任您理想中的职业,你将怎么做( ) 5、您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吗( ) 6、您进行职业规划时您需要考虑的因

10、素有哪些 ( ) 7、您平时关注就业方面的信息吗( )8、您理想的就业途径是( ) 单选题9、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最倾向于( ) 10、 您能接受的最低起薪是( )11、您理想的就业单位是怎样的 ( ) 多选题12、在求职时,您更愿意( ) 单选题13、您认为求职就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比较重要 ( ) 14、您对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有什么看法 以下是部分学生答案:1.眼高手低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还处于待业状态。好工作能力不够,不好工作又不想去,这是一种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态会导致错失就业机会。2.与现实不相符合 所以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能力 其次有短期 中期 长期的规划 实践是实现理想的有效方法 要多

11、积累经验。3.这种想法是极度不正确的,应该扎实基础!4.无法改变的穷二代。5.应该认识到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积累经验的重要性。6.很不好,首先应该认清自己,不要去做一些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眼高手低的事想都不要想。问卷分析:由问卷统计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与自己理想职业出入甚大,只有1/5的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理想符合,如果专业与理想不符合就会造成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热情不足,动力不强,这样就更难做到精通掌握本专业知识,而造成这种专业与理想不符合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是在报专业是没考虑那么多,由此可见,在高考完,应该仔细思考自己的专业,最大限度的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不至于上

12、了大学才发现这一点,追悔莫及。在“认为您目前的能力与知识可以胜任您理想中的职业吗”一题中,约63%的学生选择了有所欠缺或是完全不可以,由此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本专业知识并不满意,下一题中很多同学选择加强专业知识或参加相关培训来提高自己,但不知现实中有多少人会这么做,而被问及是否对自己职业生涯是否有规划时,大部分选择了比较模糊或完全没有,这也反应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在有职业规划的同学中,兴趣爱好、发展前景、家庭期望、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知识的应用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见在规划,我们还是有很多因素去影响我们。再关不关注就业信息方面,大部分选择了偶尔关注,这也反应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不够,这样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在关于就业途径上家庭亲戚帮忙、学校推荐就业、通过网络或人才市场应聘不分上下。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大部分选择了中等城市,这是让我们比较吃惊的,大学生选择发达城市,那里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市场,选择中等城市,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小公司比较多,对专业技能可能要求更少,更容易就业,大部分选择中等城市的原因也在此。对于起薪的要求,大部分人能接受20004000元这个范围的工资,对于理想就职单位,比较自由,管理不严、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交通便利,坏境有优美、知名度高,能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大,工作有挑战性这些因素也各占千秋,原来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