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8306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改作业的7种策略,老师们都掌握了吗?导读老师们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不可谓不多,甚至到了休息日,看着堆积如山的作业也只能望“业”兴叹+埋头苦批。作业的“全批全改”使老师们很辛苦不说,认认真真写的评语却不受学生重视甚至连看都不看,作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灵活地运用批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不仅能够相对减少大量简单的机械劳动,而且能提高作业的效度,从而使得老师们能及时地、真实地获取信息反馈,优化教学效果,赢得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下面小编就为老师们介绍7种作业批改的策略,值得一试呦。1重点面批法即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尖子生和较差生的试卷、练习或作文等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大量

2、的考评实践显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所教的一个学生刚进校时基础很差,每次作文竟然写不上三四百字,且意思纠缠不清,错别字接二连三。针对这一情况,于漪老师采取了重点面批这一批改策略。每一次作文后,她就将这位同学叫来,给他面批。这样经过多次,这个学生的作文便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以至于毕业时也能写出四五千字文理通顺的文章来了。重点面批这一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2互改与自改法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

3、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作业,并对对方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作业批改策略,亦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每个学生批改的作业只有一份,加上他们的负责精神,又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一句话、一个词乃至标点符号提出质疑。又如,学生学习中常有的马虎大意、缺乏自我检测习惯的问题。而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这种习惯的形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

4、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以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作业的互改和自改过程。3二次计分法在评价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和批改,然后给予一次性的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因此,常常出现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这样的不良循环。二次计分摒弃以往一次性评分的做法,而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

5、已做的有关作业;如果达到要求,便追加成绩,否则便不给加分。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的良好习惯。4分层批语法即将惯常的一次性批语改为分步进行的两次性评价。第一步为原则性评价概括地指出作业中存在的有关缺陷,要求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界定自己作业中具体问题的所在;第二步为具体性批语在学生思有所得但不充分、不准确或百思不得其解后,给他们以具体细致的问题指点和方法咨询,引导他们将自己先前的想法与教师所供的“答案”做一番比较,看看哪些问题自己

6、想到了且较深刻,哪些问题没有想到或想得不够周到。分层批语的侧重点,在于确保作业评语的思考性,它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机会,并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达到既修正当前作业又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不过,教师在实施这种批改策略时,一应注意适量,因为每次作业都搞分层批语,实际上时间不允许;二可灵活机动,既可以以“教师批语,发还作业学生思考并写出思考结果收回作业,教师再批语”这样的程度进行,有时也可以“在学生作业本中不相连的两页上,同时写下两步批语”这样一次性的处理方式来实施。5“下水作业”法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像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一样。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

7、个示范,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故意做错,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上课后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被教师评价,变成评价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从教师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完教师的“下水作业”后,让学生按如下提纲检查自己的作业:第一,作业做得对不对?有没有教师“下水作业”中相类似的错误?哪些做对了?在题后打上“”。哪些做错了?在错的位置下面画出记号,以便进一步思考错误发生的原因及订正的办法。第二,做对了

8、,看一看解答思路是否清晰?解答步骤是否完整?有没有不该遗漏的步骤遗漏了?解答方法是否简明?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第三,作业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要求?文字、数码、符号、算式书写是否工整、正确?学生检查自己作业的过程,又是一次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6“典型作业”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批改学习委员、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作业,作为“典型作业”,以代替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批“典型作业”的教育示范作用与批教师的“下水作业”大致相同,在批改学生“典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评价能力的训练。选谁的作业做“典型作业”,大有学问。教师如果组织得好,运用得巧妙、得法,谁的作业

9、能被出示作为“典型作业”,谁就有一种自豪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差生身上,常常会成为差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差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在差生内心激起“愉快效应”,会激发他们好学的兴趣。不少差生就是在出示“典型作业”之后,发生突变的。7小组批改法课堂作业批改小组通常以四人为宜,即前后桌组合。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由组长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业做“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批完“示范作业”,然后逐个自批、互查。小组批改这种形式的主要好处有:第一,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全体同学面前,集体的赞扬与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10、上进心,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空前高涨。第二,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传播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第三,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民主,学生在问题面前善于动脑,敢于发表意见,在不同观点面前,善于追根究底,敢于据理力争。在进行小组批改时,由谁来当小组长?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采用“轮流执政”的办法比较好。“轮流执政”当作业批改小组长,为每一个人包括学困生在内,提供了一个“领导”他人的机会。要强、好胜,希望在群体中表现自己,是学生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共同心理。快要轮到学困生当小组长时,他会对自己的作业特别认真,有不会的地方,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家长,直到完全做对,彻底弄懂为止。教师在学困生轮到当组长时,要多留心以鼓励与指导,不要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