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83014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评论写作需要夯实三个功底2007-7-3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迩宾导读 网络评论是网络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它是评判一个网络媒体能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尺。好的网络评论,不光能开掘新闻事件的内涵,还是强化舆论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引导网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讨论。网络评论按评论的形式来说,有论坛上的评论、新闻跟贴、专家或网民的专栏评论、编辑导语、视频中的评说、博客中的一些文章等等。按评论的内容来说,有政论、经济评论、思想评论、文化评论等等。写好网络评论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 选题一篇网络评论的成败在选题(也叫选材)。题材选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水准和分量。好的选题

2、要把握“三性”:1、重要性。选题要选重大题材,选取对国计民生、改革发展大局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选取领导和群众关注的事,这样吃透“上、下两头”后,选取的题材,才容易产生广泛的影响;选取那些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能抓住大众心弦的“热点”问题,选取那些题材可能较小,但后果、影响十分严重,骇人听闻的事情。这些都是网络评论的议题。往往题材小,鸡毛蒜皮的事情,从小题材中看不到大的后果和隐患,就不会引起广泛关注。所以,花费同样的精力、时间,为什么不捡网民普遍关注的题材写呢?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说:“如果写税收,你就会触动每一个美国人,写玫瑰栽培,那么你只会赢得相对较少人的关注。”2、导向性

3、。网络评论必须有鲜明的导向性,体现党和人民的主张、愿望。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明确。早在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曾说过: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导向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面题材。即具有方向性的新闻事件。方向性新闻指的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人物、事

4、件、经验、风尚、成就等客观现实。衡量是不是具有方向性,应以党中央的最新决定、方针、政策为准绳,应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绳,应以是否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准绳。二是负面题材。选择负面题材,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批评,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引导社会舆论予以谴责,从中可以引出教训,引以为戒。写批评性评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被批评的事情要属实。第二,被揭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第三,评论本身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或具体办法。3、贴近性。贯彻新闻“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个“贴近”

5、,在时间上还要接近眼下。因为,事情一陈旧,时效已失,社会中已无人念及,即使有好文章,也不会为人所重视了。选题的“四宜四不宜”原则:宜选大题,不宜钻偏题;宜撰近题,不宜作远题。宜写难题,不宜写险题;宜创新题,不宜袭旧题; 二、立意选题和立意是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成败或优劣。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意在后。当然它们又是互相渗透,不能截然分开。选题旨在提出问题,立意是解决问题的论断和结论。它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一个成功的立意,即主题,要有新颖性、针对性、准确性、前瞻性这四性。(一)新颖性1、有独到见解。能触及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主张和见解。2、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例

6、如:将视觉移向舆论的非热点;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注意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角度就像拍摄景物时镜头所取的位置和方向,适当变换立论的角度,能使评论常写常新。3、在与浮浅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说出深刻、全面的观点。(二)针对性1、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2、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3、针对错误的观点,针锋相对,进行批驳,拨正舆论导向。4、针砭时弊,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对症下药。(三)准确性包括下列几个方面: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提法和分寸的准确;逻辑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准确性,就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四

7、)前瞻性是指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极其发展趋势,提前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或事物发展的前头引导舆论。立意(论点)的表现形式就是判断。判断事物(新闻事件)究竟是什么?怎么回事?它怎么来的?受什么影响?与什么发生关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些是关于事实的判断。还有价值判断:它具有什么意义?好还是坏?美还是丑? 为什么有的评论立意不深?给人印象不深?就是判断太容易。过于容易的判断,实际上近似于对事实的陈述。而没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也有风险)的判断,就不能说它是一篇好的评论。评论的判断,应高于读者一般的知识经验“水平线”,至少不能在这个“水平线”

8、以下。三、论据立意有了,就要有论据来说明它。论据就是事实。好的论据,要新鲜、一致、接近、可靠、典型。新鲜:要提供新鲜的事实或信息作论据,而不要依赖那些受众已经熟知的信息。论据为什么要新鲜呢?因为人们总是被那些新的信息所影响,所吸引。只有高质量的新的信息,才可能充分触动作者的思考,作出更高质量的判断。一致:论点与论据应一致,不能矛盾。论据为论点服务。接近:评论者与论据的距离要接近,最好是自己经历的事情,不是转了好几手的材料。因为距离越远,可靠性越低。可靠:如引用的事例,在哪本书上,第几页,不是好象在哪本书上。典型:论据须能说明论点。论据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只有我认可的事情,不叫典型。四、论证 “

9、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普通逻辑)。论证是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理性连接。就是用那些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东西来达到一个人们还不知道、不熟悉的结论。论证都是从前提到结论,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表现是:演绎: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归纳: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的。这个“一般原理”,在常常为“公理”或一个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知识与科学知识。所谓“公理”,是指人们普遍认可的、因而其正确性无需证明的观点。演绎推理有一种反驳

10、形式就是归谬法:把对方的观点暂时接受为前提,并以此推演下去,直到推出荒谬的结论,以证明这个观点的错误。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足够多的事例,具有相同的属性,在没有观察到相反事例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出一个必然性的结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属性的结论。反驳。反驳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驳论总是起于怀疑。怀疑的对象,一是常识,二是逻辑。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或结论不符合常识,或者对方的思维方法(即论证方法)错了。五、布局网络评论没有统一的布局模式,一般来说,网络评论要讲究布局。布局,就是要有开

11、头(引论)、中间(正论、展开)、结尾(结论)三部分。要讲逻辑,考虑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再谈什么,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要考虑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每一层次是什么意思,要清楚;各层次之间怎样过渡,都要协调和合理;最后首尾要呼应。布局是与结构相关的。文章的结构,就一般而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评论的结构顺序。六、说理论述的几点要求1、论据与论点统一。2、虚与实统一。虚指理论、观点、思想。实指事实、故事、材料。虚实结合,才会有血有肉。3、严肃与生动统一。严肃的主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达到情理并茂。七、网络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讲理。要言之

12、有理,就要站在事实之上发表评论。要给人信息,比如数字、对比数字(有时还要配上图片)等等,用事实说话,理才能站得住脚。理要说得合理,不是强词夺理,强加与人。理要说透彻,说得深刻,不是蜻蜓点水,只说说皮毛,不告诉人家为什么。那些思考不深入,文化含量单薄,就事论事的“应景”的制作,只能是“速朽”的文章,没有价值。网络评论应提倡理性,提倡冷静思考,“心肠要热,头脑要冷,观点要明”。实际上,所谓讲理,讲的就是政治,讲的是政策,讲的是思想,讲的是事实。讲理,还包括态度要和蔼,以朋友的面目出现,与网民平等地交流。2、要有本。网络评论是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评论解决的也是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和

13、引导人的问题。这就要求:(1)必须用党的基本方针、基本路线规范自己的观点,不能传播背离党的方针、路线的言论。(2)在民族、宗教、维权等敏感问题的言论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准确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3)在民主、法治、社会基本价值观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上,表达积极、进步、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人民团结的各种观点。这三条原则是网络评论写作的立足点。3、要辩证。用全面、发展、联系(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就是要屏弃主观、片面、肤浅的观点。鲁迅最反对片面、表面地看问题,他对一些外国旅游者初到中国,看到一点便匆忙下结论的做法,是很不以为然的。有些观点片面,甚至可笑

14、,就是由于了解事情不全面造成的。只有进行多角度、深入地观察,只有了解了全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鲁迅劝人“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鲁迅的文章就很全面,他批评得较多的一种片面性的表现是:求全责备。另一个就是删除枝叶。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评论上,尽量要采取“高容量、低密度”原则。“高容量”是指披露的信息内容尽量周全,最大限度压缩不同立场网民继续质疑的空间。那种与网民一来一回的网络论战是化解舆论矛盾的大忌。“低密度”是指信息披露次数要少,因为每次新的信息披露都是新的炒作源头。发展,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鲁迅说:“老的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他们

15、走去。路上有深渊,便用那个死填平了,让他们走去,少的感谢他们填上了深渊,给自己走去;老的也感谢他们从我填平的深渊上走去。”(热风随感录四十九)鲁迅极其爱护新生力量,将他们看作人类的希望。他最反对对新生事物的摧残,也反对对新生事物的求全责备。他说:“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有些人看来,生下来的倘(tang)不是圣贤,豪杰,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鲁迅嘲笑这类人连愚妇人都不如。鲁迅在他的杂文里总是竭力发掘新

16、事物的美点,努力促其成长。然而,在人类历史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往往缺乏鲁迅这种精神,总是旧的阻碍着新的前进。联系,即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正法的核心。它的意思是,任何客观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即依赖,又排斥。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凡事搞过头了,就会走到相反的方面去。比如,办事彻底原是好的,但彻底也要有个底线,走过了头便会“透底”。鲁迅熟练地运用了这一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比如,捧与压,本来是相反的,但有时却会起到相同的作用。他说:“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或者凭官力,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yan)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看问题不能看表面现象。鲁迅积多年之经验,认为其言一激烈,其人便可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