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82977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1、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的实验中:(1)纸板EON与FON和平面镜 放置。纸板的作用是 , 。(2)实验还需要一个器材是 。(3)纸板EON与FON 选择(光滑/粗糙),让光在它上面发生 反射。(4)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 看到反射光,说明 。(5)光沿OF入射,将沿 反射,说明 。(6)实验多改变几次角度得出实验结论的目的是 .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 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比实物暗一些的原因是 (2)两支等大蜡烛,两支相同的棋子,你准备选择 理由是 。(3)实验在(较亮/较暗) 环境下做较好。

2、 (4)透明玻璃板和茶色 玻璃你选择 。(5)小欣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是因为 。 (6)小欣实验时在桌面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与看到的蜡烛重合,原因是 。(7)小欣拿光屏在玻璃板后(能/否) 接到看到的的像。(8)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 。 (9)选择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 (10)将一本物理书放在玻璃板后 (是,否)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距离她 ,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她的像距离镜 面 。像的大小 。若镜子平行向左移动一点,她看到的像位置 ,若镜子分成两块,她将看到 个像。若手指按在镜子上手和像的距离5cm,则镜子的厚度是 。4、如图,(1)

3、小欣看到视力表距离她 。 (2) 若亮度不够,则灯光应照向 (镜子,视力表),(3) 若平面镜向右移动0.5m,则她看到的视力表距离她的距离(增大,减小) ,测的的视力成绩偏(好,差) (4)教室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有些同学的眼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在黑板发生的是漫反射B,关掉教室所有的灯及窗帘C,同学挪动位置看黑板D,将黑板做得更光滑一些 5.检查视力的时候,把写有“E”字母的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B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扩大观察范围C被测者离平面镜越近,视力表的像越大 D“E”字母在平面镜成的

4、像是“E”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整至_。(2)如图所示,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_像,由此可断定凸透镜的焦距_15cm。(3)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_。(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完整烛焰 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你解决的方法是 。(填序号)A蜡烛向下调B. 凸透镜向下调 C. 光屏向下调(2)

5、图中成像规律对应的应用是 。(3) 小明的部分实验记录如下表,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蜡烛离透镜的距离u/ cm1214203040像到透镜的距离v/ cm6035201513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填序号)A60cmB. 40cmC. 20cmD. 10cm当蜡烛在距凸透镜60cm处时,光屏应当放在距离凸透镜 cm处。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

6、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5、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

7、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 )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 ,像变小 B、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左移动,像变小C、如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可将蜡烛向左移 D、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像变大6、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右边四种情形中,有一种与投影仪原理相似的是 ( )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可以看到的三种成像顺序依次是 三

8、 、电磁感应实验1、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若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导线ab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B.若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C.若导线ab不动,磁铁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D. 无论导线ab水平向左或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变2、如右下图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3、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将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这表明 。在这个过程中以磁铁为参照物,螺线

9、管是 的(选择“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2)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拔出,你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选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偏转”);(3)通过(1)、(2)两步实验,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4)要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你设计的实验做法是 。 四 、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1是九年级某物理实验小组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使杠杆的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他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

10、端的平衡图1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3)实验过程中,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数据。当然也可通过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倾斜状态下达到平衡,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但我们总是选取杠杆的水平平衡状态进行实验,其原因主要是 。(4)图1中杠杆水平平衡后,若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 “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若将左右两边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距离,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 “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5)图2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510121201031201.510 图2 将表格上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由此告诉我们在本实验中使用弹簧秤要 拉,这样做的目的是 。(6)实验中,同样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组不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7)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8)另一实验小组的同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554他们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