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829541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的河谷和山川地带,大约在17世纪传到我国。番茄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果实外观漂亮、可果菜兼用并可加工成果汁、果酱、保健品等特点,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已经遍布全国,实现了产品的周年供应,而且成了农民致富的途径。实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如下:1 定植技术指标定植密度3000株/667m2左右,采收有效果穗56穗,每穗商品果45个,单果重量100g以上,单株产量2.53.0kg,产量8t/667m2。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品种,如选亚洲红冠、斯洛克、金刚石一号、金刚石二号、亚洲粉皇等。3 种子处

2、理选用60%田园土、20%砂子、20%腐熟有机羊粪混合过筛,做播种基土待用。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透苗床消毒处理。同时将20g左右种子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然后清水冲洗,在55温水下不断搅拌,待水温达到30后,再浸泡46h。用消毒过的纱布包好种子,在2528条件下进行催芽,每天用30温水淘洗翻动一次,待种子吐露白芽即可播种。播种时行距35cm,种子拱土后再盖0.3cm基质,同时盖地膜,50%苗出土后揭去地膜。4 播前管理4.1 温度播种时,白天温度应在2530,夜间温度1518,相对湿度45%60%为宜。4.2 水分出苗幼苗缺水可洒浇清水,等子叶展开后用两份尿素加一份磷酸

3、二氢钾1000倍液喷洒幼苗。4.3 分苗分苗时,边起苗边栽,栽完后立即灌水,防止幼苗失水影响成活率。早春茬苗龄6070天,秋茬苗3040天,定苗标准一般株高为1520cm。5 栽培管理按宽窄行起垄(宽80cm,窄50cm)垄高25cm。在垄顶5cm处定苗。定植后,用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并浇水或用100倍液普力克药,喷洒幼苗防止猝倒病,如发病初期35天防1次,共防两次效果佳。6 栽培后期管理6.1 水肥一般710天灌水1次,当第一穗果直径34cm,第二穗果已座住时,进行水肥齐攻,催果壮秧。灌水后,每株穴施或冲施有机肥或油渣70kg/667m2,三元复合肥15ks/667m2,同时叶面喷

4、洒棚钙王或活性钙进行补钙。6.2 吊蔓大棚蕃茄采取单杆整枝式,株高长3040cm时,弄倒吊蔓。6.3 整枝授粉当侧枝长6cm时摘除,开花时用3050ppm防落素或蕃茄灵喷花保果。(喷花注意,如将药水喷洒在叶面上会影响枝叶正常生长)。同时进行疏花疏果(每穗留35个果,第一穗留3个果,其余留45个果),摘除畸果、多余果。6.4 授粉后管理授粉715天后,摘除幼果上残留的花瓣,摘除底部23片老叶和新生侧枝,可防灰霉病的侵染。植株生长56穗打顶。7 病虫防治7.1 农业措施清洁棚内枯枝落叶,收后及时拔秧、销毁、深埋。夏季高温灭菌,冬季用硫磺粉和敌敌畏熏蒸灭菌,准备下茬种植。7.2 物理防治利用农闲季节

5、密闭大棚高温消毒,同时可进行土壤熏蒸,熏蒸药剂主要有42%线克,或者75%棉隆,土壤熏蒸后可杀死土壤的根结线虫,病菌及杂草。7.3 化学防治番茄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番茄早、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斑枯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及生理病害,如:缺钙引起的脐腐病,茶色果,空洞果和因为缺素造成的叶片病害。病虫害的防治应把握以下几点: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二、根据有害生物的特性及病症合理的选用农药;三、合理的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农药的性能;四、合理的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五、严禁使用剧毒高度农药。自苗期开始,每隔7天喷施一次大生M-45一次,每隔10-15天喷施一

6、次10%科佳悬浮剂可有效的预防真菌病害(灰霉病除外),在深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可10-15天喷施一次40%百可得预防灰霉病。7.3.1 病毒病:病毒病田间症状比较复杂,一般有3种类型。一是花叶型,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不匀的绿色斑,严重时凹凸不平有皱缩,叶脉透明植株矮小,花叶多表现在嫩叶上,老叶不明显。二是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实。三是叶片畸形型,出现厥叶症状或者叶片成线状。发生期用500倍液A或用15%的植物灵乳剂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喷雾,5天一次,连续三次。目前尚无对病毒病的理想的治疗药剂,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及时拔掉清理,控制设施内的蚜虫飞虱等具刺吸式口器的虫害也可有效

7、控制病毒病的发生。7.3.2 脐腐病:是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叶面喷洒硝酸钙或者氨基酸钙等叶面肥可防脐腐病发生(早防)。7.3.3灰霉病:一般低温高湿易发生,叶片染病从叶缘开始向中心产生淡褐色V型病斑,水浸状,湿度大是有灰色霉层,果实发病时,病菌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侵染,向果实扩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状,变软,腐烂,病部无明显边缘,后期长满致密灰色至灰褐色霉层。可在番茄蘸花时加适量百可得或者0、1%比例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预防,一旦发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遇雨雪

8、天气,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250克熏烟,在傍晚施药,密闭棚室一夜,各种药剂要轮换施用。7.3.4 晚疫病:番茄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边缘出现白色霉层,随着病斑扩大,叶片逐渐枯死。幼苗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倒伏。一旦发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或者10%科佳2000倍液,或者58%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喷药,各种药剂交替使用。7.3.5 早疫病:该病发生普遍,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针尖大小黑褐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性病斑

9、,具明显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茎及叶柄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多发生于分支处。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发病严重时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者77%可杀得6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7.3.6 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期在叶片的正面出现边缘不清的黄色褪绿斑,而后在叶片背面对应部位长出灰白色后变为紫黑色的致密绒状霉层。条件适宜时,叶面病斑也有同样的霉层。发病严重,叶片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干枯。发病时可用47%加瑞农800-1000倍液,12.5%腈菌唑2000-3000倍

10、液,或者47%春雷霉素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7.3.7 枯萎病:又叫萎蔫病,是一种防治困难的土传维管束病害,常与青枯病混发,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植株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中午前后萎蔫,早、晚病变叶片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加剧,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有时,只在植株的一侧发病,另一侧茎叶生长正常。茎基部成水浸状,高湿出现粉红色、白色或绿色霉状物,切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者50%甲基托布津500灌根。每株灌药300-500克,没7天灌一次,连续2-3次。7.3.8 青枯病:是一种能导致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植株高30cm左右,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或者整株同时萎蔫的。发病初起,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阴天或者土壤湿度较高,病株可持续一周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者77%可杀得500倍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剂300-500克,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