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8281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1 对 Ox-Red 电对, 25 时条件电位(E ) 等于 (D ) (A) E + (B) E + (C) E + (D) E + 2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 还原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3.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 B ) (A) E = E -0.047pH (B) E = E -0.094pH (C) E = E -0.12pH (D) E = E -0.47pH 4. Fe3+ 与 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2、K)为 ( B ) (E (Fe3+/Fe2+)= 0.77 V, E (Sn4+/Sn2+)= 0.15 V) (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 (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 B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6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 1 和 2,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C )

3、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7. 欲以氧化剂OT滴定还原剂Rx, OT+n1e =RT Ox=Rx-n2e ,设n1=n2=1,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应为 ( B ) (A) 0.177V (B) 0.354V (C) 0.118V (D) 0.236V 8. 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 ?(填 A,B,C,D) (1) MnO4-滴定 Fe2+时, Cl-的氧化被加快 _D_ (2) MnO4-滴定 C2O42-时, 速度由慢到快 _B _ (3) Ag+存在时, Mn2+氧化成 MnO4-

4、 _ A _ (4) PbSO4 沉淀随 H2SO4 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_ C _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9.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0.68V时, 滴定分数为 ( B ) E (Ce4+/Ce3+)=1.44V,E (Fe3+/Fe2+)=0.68V (A) 0 (B) 50% (C) 100% (D) 200% 10.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 50% 时的电位是 ( A ) 已知E (Ce4+/Ce3+)= 1.44 V, E (Fe3+/Fe2+)= 0.68 V (A) 0.68 V (B) 1.44 V (C)

5、1.06 V (D) 0.86 V 11. 用K2Cr2O7滴定 Fe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C ) (A) Fe3+ =Cr3+, Fe2+ = Cr2O72- (B) 3Fe3+ =Cr3+, Fe2+ = 6Cr2O72- (C)Fe3+ = 3Cr3+, Fe2+ = 6Cr2O72- (D)Fe3+ = 3Cr3+, 6Fe2+ = Cr2O72- 12. 已知在1 mol/L HCl溶液中E (Fe3+/Fe2+)=0.68 V, E (Sn4+/Sn2+)=0.14 V。若 20 mL 0.10 mol/L Fe3+的 HCl 溶液与 40 mL 0.

6、050 mol/L SnCl2溶液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 A )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13 0.05 mol/L SnCl2溶液 10 mL 与 0.10 mol/L FeCl3溶液 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 D ) 已知此条件时 E (Fe3+/Fe2+)= 0.68 V, E (Sn4+/Sn2+)= 0.14 V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14. 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 D ) E (Fe3+/Fe2+)=

7、0.68V,E (Sn4+/Sn2+)=0.14V (A) 0.75V (B) 0.68V (C) 0.41V (D) 0.32V 15. 根据下表所给数据, 判断用Ce4+滴定Fe2+时表中各点的j值(V): 浓度化学计量点前0.1%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后0.1%0.10 mol/L0.861.061.260.010 mol/L0.861.061.2616. (1) 用 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 0.1 mol/L Fe2+溶液 (2) 用 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 0.01 mol/L Fe2+溶液 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A ) (A) 一样大

8、(B) (1)(2) (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 17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突跃范围的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越( 大 )。18. KMnO4滴定 Fe2+的理论计算滴定曲线与实验滴定曲线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因为 (MnO4-/Mn2+电对是不可逆电对); 而化学计量点电位不在滴定突跃中点, 这又是因为(两个半反应中电子得失数不一样, 即 n1 n2)。 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 C ) (A) 2Fe3+ Sn2+ = Sn4+ 2Fe2+ (B) MnO4-+ 5Fe2+ +

9、 8H+ = Mn2+ + 5Fe3+ + 4H2O (C) Ce4+ + Fe2+ = Ce3+ + Fe3+ (D) I2 + 2S2O32- = 2I- + S4O62-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22二苯胺磺酸钠是K2Cr2O7滴定Fe2+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B )(A)自身指示剂 (B)氧化还原指示剂 (C)特殊指示剂 (D)其他指示剂第五节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第六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一、高锰酸钾法 23( )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24( )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

10、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25( )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26( )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27( )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28(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29(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30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D)在硫酸介

11、质中进行滴定 二、重铬酸钾法31( )由于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32(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既能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又能在盐酸介质中进行。33. 在用 K2Cr2O7 法测定 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 C )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 电对的电位, 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C)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D) 有利于形成 Hg2Cl2 白色丝状沉淀 三、碘量法6 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直接

12、碘量法以( I2 )为标液,测定( 还原性 )物质。间接碘量法以( Na2S2O3 )为标液,测定(氧化性)物质。34( )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5( )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36( )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37( )配好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后煮沸约10min。其作用主要是除去CO2和杀死微生物,促进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趋于稳定38( )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39( )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

13、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40. 在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所用标准溶液在标定后,有部分Na2S2O3变成了 Na2SO3(Na2S2O3= Na2SO3+ S),用此Na2S2O3标准溶液测铜将产生( 负 )误差,其原因是(因为n(Na2SO3):n(I2)=1:1, 而n(Na2S2O3):n(I2)=2:1, 故耗Na2S2O3体积减少了,使得测定结果产生负误差)。 41.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2的纯度时, 先将 Ba2+沉淀为 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 D ) (A)1:2 (B) 1:3 (C) 1:6 (D) 1:12 42. 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