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82766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卷.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15.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

2、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故D项错误。【答案】C2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 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 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唐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解析】“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农

3、村集市的发展,故B项错误;由“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可以分析出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故C项正确;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3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按富贵不是贤者所祈求的,但违背人情,普通人没有好处,简直活不下去,怎么可以没有好处呢?由此分析可知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故A项正确;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在材料中没有

4、体现,故B项错误;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与材料讲的追求正当的利益不符,故C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提出的,不是二程,故D项错误。【答案】A4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的出现【解析】由“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

5、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A项正确;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可以看出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5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考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海禁

6、”与“闭关锁国”【解析】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与材料“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不符,故B项错误;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与“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不符,故C项错误;“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以分析出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答案】D6右图描绘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自行制造火炮的情景。从图中可得到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该火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A B C D【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

7、构的变化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解析】由图片可知政府官员正在制造火炮,故正确;该火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中国人制造火炮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民族资产阶级,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7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

8、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临时约法主要是政治方面的,不是发展实业的,故A项错误;由“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可以分析出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故B项正确;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材料中也没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8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

9、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妇女解放 【解析】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秋瑾提倡女权,必然会冲击了中国人的重男轻女传统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可以分析出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

10、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秋瑾个人对女权的倡导不可能代表全社会的风气转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9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由“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1、描述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辛亥革命是旧三民主义,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指引思想是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弘扬是爱国主义,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指导国民革命,故D项正确。【答案】D10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B出于“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考点】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解析】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

12、要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所以抗日战争四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不仅体现了中共的作用还体现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故C项正确;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考点】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

13、就(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解析】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的,但是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故A项错误;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是1970年的,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B项错误;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项正确;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是1973年的,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D项错误。【答案】C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A1978年

14、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解析】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是在19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13波默罗伊等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写道:“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梭伦改革中能有效缓释“新贵”们“耿耿于怀”的措施有()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废除债务奴隶制A B C D【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