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82765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前幕后二十年 爱桥之心终拳拳专访中交一公院副总工梁智涛 初见梁总,记者便从他的笑容里感受到了这位在桥梁领域工作了二十余载的设计师身上独有的和蔼与谦逊。1986年大学毕业后,梁总便来到了中交一公院,主要从事特殊大跨桥梁的勘察设计和审查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对于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对于这项他热爱的事业,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为祖国建设架起便利之桥纵观梁总参与、主持设计的桥梁,我们不难发现,其涉及到的工程设计遍及全国很多省份,只要有工程需要的地方都流下了他辛勤的汗水。项目范围涉及到华北、华东、华南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梁总参与的陕西省渭南沙王渭河大桥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陕西

2、省省级重点工程。在这座当时渭河上最长的桥上,首次大规模地采用简支变连续矮箱梁结构,并获得了交通部的优秀设计奖。众所周知,川藏公路西藏境内地形险峻、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工作及生活条件及其艰苦。西藏通麦大桥的设计工作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2000年7月,国道318线川藏公路通麦附近的易贡藏布江水库溃坝,特大洪水将原西藏通麦大桥完全冲毁。这座于1966年建成通车的桥梁虽然算不上是大跨径的项目工程,但却是川藏公路系统中通往拉萨、易贡方向的咽喉工程,确保该桥在短期内抢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战略意义。 灾情发生后,梁智涛和他的同事们迅速前往西藏,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保通桥梁的勘查设计

3、工作。大家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而且还要通过十分危险的溜索进行桥梁的勘察设计,其难度、危险可想而知。考虑到当地的地质灾害情况,河床淤积松散、水流湍急不适于在水中设立桥墩等桥位处的各种建桥因素,梁智涛决定将通麦大桥设计为一跨过河的单跨双较悬索桥。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带领设计组圆满完成了保通桥梁的勘察设计任务,并且为以后修建永久桥梁预留了备选桥位。从最初的勘察设计到最后的建成通车,整个工程只用了半年的时间。西藏通麦大桥的复通有效地保证了川藏线的顺利运营。集多年心血锻造出色理念设计理念对作品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对此从事

4、桥梁设计工作多年的梁总,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在梁总看来,“精细化设计”是设计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理念。这里的精细化涉及到对材料的选择、对规范的理解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内容。虽然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桥梁建设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处于粗放型阶段,精细化程度和工艺水平还远远不够。例如,目前国内山区桥梁跨径布置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论桥位处的地形起伏及环境情况如何变化,在设计上都全部采用相同的跨径布置;一些地方存在限制某一桥型跨径的问题,不注重桥梁整体性原则,桥梁下部结构各种类型任意堆集,上部结构设计的随意性表现也较突;对路桥衔接处重视不够等问题都给工程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安全隐患,

5、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没有创新的民族不会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创新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在梁总的设计理念中,桥梁结构的技术创新和新桥型的研发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桥梁结构的创新必须和工程所在地的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结合起来,例如梁总主持设计的邳州京杭运河桥就属创新。这是我国第一座三跨自平衡飞燕提篮式系杆拱桥,具有优美的景观造型、稳定性好,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为连续高速跨越京杭运河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另外,梁总还强调: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对一些桥型的引进还比较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发展。因此提高认识、不断学习、紧跟国际桥梁设计发展的前沿水平

6、,提高我国桥梁设计的整体技术水平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授人以渔源自行业责任提起梁智涛在桥梁设计领域的研究理论成果,就不能不提起他所编译的、被广为流传的明石海峡大桥桥面铺装。1997年,梁总前往日本进修。在日本的学习过程中,他了解到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在桥面铺装技术上有很多值得国内学习的内容。当时的日本尚无超多跨径连续非合成钢桥面板结构,因此,根据结构分析并通过试验工程的验证,对于高温拌和式摊铺沥青混合料铺设时的热变形情况,采用了两车道分5份同时连续施工或分5份每一块不连续施工的独有铺装方法;而对于最小1.6m的铺装宽度采用小型高温摊铺机。此外,钢桥面板的表面处理原则上采用喷丸除锈,根据锈蚀情况设定了四

7、种喷射密度。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在桥面铺装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梁总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译了这篇技术论文,为桥面铺装领域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和珍贵的资料。除此之外,梁总还进行了很多的桥梁技术理论研究。他主编及参编的斜拉桥、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指南、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及斜拉桥设计等书在业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大跨径1400米悬索桥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大跨径自平衡体系提篮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等多篇论文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一向注重桥梁设计理念的梁总,目前已经是中交一公院专家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担负对院里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的任务,完善院内的人才梯队建设。在培训新人的过程中,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以此来对他们日后的设计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现在,梁总一直从事院内特殊大跨桥梁的设计审查工作和国内多座跨江、跨海特大型桥梁的代部审查工作,还参与了多座桥梁工程设计的技术咨询工作。“我的理念就是:站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做出精品工程”,梁总如是说。(来源:www.中国桥梁网.中国/日期:2010-1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