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82750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素养评价新人教版必修5年级:姓名:- 19 -模块素养评价(150分钟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历来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可分两派,一派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派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争辩就是在文艺思潮史中闹得很凶的形式和内容的争辩。依内容派说,文艺是表现情思的,所以文艺的价值要看它的情思内容如何而决定。侧重内容的人往往从这个基本原理抽出两个其他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题材的重要。所谓题材就是情节。他们以为有些

2、情节能唤起美丽堂皇的联想,有些情节只能唤起丑陋凡庸的联想。第二个结论就是文艺应含有道德的教训。读者所生的联想随作品内容转移,作者应设法把读者引到正经路上去,不要用淫秽卑鄙的情节摇动他的邪思。 形式派的标语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说,两个画家同用一个模特儿,所成的画价值有高低;两个文学家同用一个故事,所成的诗文意蕴有深浅。从此可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单拿图画来说,一般人看画,都先问里面画的是什么,是怎样的人物或是怎样的故事。这些东西在术语上叫作“表意的成分”。近代有许多画家就根本反对画中有任何“表意的成分”。看到一幅画,他们只注意它的颜色、线纹和阴影,不问它里面有什么意义或是什么

3、故事。假如你看到这派的作品,你起初只望见许多颜色凑合在一起,须费过一番审视和猜度,才知道所画的是房子或是崖石。这一派人是最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

4、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联想大半是偶然的,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陶渊明的后裔,你也许特别欢喜陶渊明集;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容派的学者认为:文艺是表现情思的,文艺的价值是

5、由它的情思内容如何而决定的,所以题材和含有道德教训都很重要。B.形式派的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只注重艺术本身的美感,反对杂联想于美感。C.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有时虽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却未必增加画本身的艺术美。D.一个人特别欢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可能只不过是他个人的态度,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绘画本身的美。【解析】选B。B项,范围扩大,“形式派的宗旨,他们只注重艺术本身的美感,反对杂联想于美感”错误。依据原文第二段“近代有许多画家看到一幅画,他们只注意它的颜色、线纹和阴影。这一派人是最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可知,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是“近代许多作家”,而“近代许多作家”并不等同于“形

6、式派”,同时,“他们只注意它的颜色、线纹和阴影,不问它里面有什么意义或是什么故事”其中的“颜色、线纹和阴影”也不等同于“艺术本身的美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争论的焦点是文艺的价值是由内容决定还是由形式决定。B.文章使用看到芳草联想到穿罗裙的美人的例子来证明画本身的美感会因为精神涣散而减少。C.文章通过形式派画家的作品须审视和猜度才知道所画何物来证明他们重形式而不重内容的艺术理念。D.文章论证思路清晰,并且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加深入。【解析】选C。A项,曲解文意,“文章争论的焦点是文艺的价值是由内容决定还是

7、由形式决定”错误。由原文第一句“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历来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可分两派”可知,“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是两派争论的焦点,不是“形式和内容”的争辩,“形式和内容”的争辩是在论证“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 B项,篡改原文,“来证明画本身的美感会因为精神涣散而减少”错误。由原文第三段“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可知,说明是“画所引起的美感”减少,而不是“画本身的美”减少。D项,文中没有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文章开头提出的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的问题,作者更加赞成形式派的主张。B.白居易所讲“文章合为时

8、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侧重于文艺的内容,与文艺的美感无关。C.近代画家反对画中有“表意的成分”,他们在创作时不会太在意里面的意义或故事。D.因为联想是妨碍美感的,而艺术又是创造美的,因此艺术应该和联想分离。【解析】选A。B项,说法绝对,“与文艺的美感无关” 错误。由原文第一段“依内容派说,文艺是表现情思的,所以文艺的价值要看它的情思内容如何而决定。侧重内容的人往往从这个基本原理抽出两个其他的结论”可知,说明即使是内容派,也是“侧重”内容,而不是“与文艺的美感无关”。C项,以偏概全,“近代画家反对画中有表意的成分”错误。依第二段的中心句“形式派的标语是为艺术而艺术”可知,本段中列举的画家、文学

9、家不是所有的,只指“形式派”的。 D项,说法绝对,“因此艺术应该和联想分离”错误。由原文第三段“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可知,去掉“就广义说”与原文意思不符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1984年,在美国波士顿布兰迪斯大学的杰弗里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殊团队,以及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杨团队,各自独立地从果蝇体内克隆(分离和提取)出了Per基因,并且把这个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称为Per蛋白。他们发现,在夜晚Per蛋白会在果蝇体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由此,Per蛋白会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浓度,以

10、24小时为周期增加和减少,与昼夜节律惊人地一致。1994年,迈克尔杨发现了第二个节律基因,称为Tim基因。Tim基因可以编码Tim蛋白,后者可以与Per基因产生的Per蛋白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形成生物节律。迈克尔扬在实验中发现,Tim蛋白会结合到Per蛋白上,然后两种蛋白一起进入细胞核,并且在那里抑制Per基因的活性。后来,迈克尔杨又有一项成果,他发现了又一个生物节律基因,称为DBT基因,这个基因编码DBT蛋白。DBT蛋白又可延迟Per蛋白的积累,因此,让Per蛋白增加和减少的周期固定在24小时左右。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北郊西北大学工作的日裔科学家高桥用老鼠做实验,发现了哺乳动物的生物时

11、钟基因Clock基因和其编码产生的CKI蛋白(激酶),才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和动物的生物钟,也比较清楚地说明,人和动物的生物时钟是由 Clock基因和蛋白、Per基因和蛋白、Tim基因和蛋白、DBT基因和蛋白这4种基因和蛋白共同作用,形成了动物和人24小时生物节律。(摘编自揭开生物节律的奥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北京日报)材料二据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很多人睡眠问题频发,主要原因是过了24时还不睡。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艳指出,科学研究表明,21时到次日5时为最佳睡眠时间。实际生活里,建议尽量22时30分前上床,23时入睡,次日7时30分左右起床。

12、这是因为,人体在白天活动产生能量,晚上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正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一情形,其实跟植物差不多农民说“夜里能听到庄稼拔节的声音”,因为植物日间吸收太阳能量,夜里生长;人类和植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患病。(摘编自5种失眠危害大,“环球网”)材料三(摘编自调查称97.2%中国人有熬夜经历,晚上不睡觉在干嘛?,当代生活报)材料四人体对电磁辐射最敏感的两个部分是眼睛和松果腺,黑眼圈等问题的产生

13、与后者有关。松果腺又名脑上腺或松果体,是脊椎动物间脑顶部的一种松果腺内分泌腺,能调节多种与人体生理机能有关的激素。暴露在电磁辐射下,松果腺会处于绷紧状态,使其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褪黑素的含量减少。褪黑素能诱导自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褪黑素分泌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失眠,最终的后果是产生眼袋、黑眼圈。不过更严重的伤害还是辐射引发的视力问题。医学界对这类由电脑引发的视力问题有一个定义电脑视力综合征。美国验光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许多案例表明,长时间使用电脑会引发眼部不适或视力问题,但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电脑会对视觉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美国学术期刊验光和视觉科学曾刊出学者的研究成果:刚离开电脑的使用者

14、,视力会有一个暂时的下降;如果休息适当,视力会回升。但有些人工作强度很大,眼睛长期处于压迫状态,积累一段时间后,可能造成视力永久性下降。(摘编自孩子睡眠不足,日后易患抑郁症,中国青年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杰弗里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殊团队以及迈克尔杨团队通过合作,从果蝇体内分离和提取出了Per基因,并把此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称为Per蛋白。B.人类研究成果已经可以清晰地解释生物钟,人的生物时钟是由Clock基因和蛋白、Per基因和蛋白、Tim基因和蛋白、DBT基因和蛋白共同作用形成的。C.晚上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

15、精神状态,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患病。D.调查显示,当代中国97.2%中国人有熬夜经历,只有少数的人没熬过夜,虽熬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数情况和晚上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活动相关。【解析】选A。A项,“通过合作”错误。结合“1984年,在美国波士顿布兰迪斯大学的杰弗里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什团队,以及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杨团队,各自独立地从果蝇体内克隆(分离和提取)出了Per基因,并且把这个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称为Per蛋白”分析,三个科学家团队是各自独立做的“从果蝇体内分离和提取出了Per基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生物学家从生物基因角度还是医生从心理医学角度,都为人类白天从事活动,晚上睡眠休息提供了科学的支撑,合理的作息符合自然规律。B.材料三用图示清楚地展示了中国人熬夜情况和熬夜的各种原因,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晚上丰富的夜生活,同时凸显了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压力很大。C.褪黑素能诱导自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人暴露在电磁辐射下,松果腺会处于绷紧状态,使其褪黑素分泌减少而使人失眠,最终会产生眼袋、黑眼圈。D.长时间使用电脑会引发眼部不适或视力问题,但还不能确定电脑会对视觉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但这种情况长期积累,造成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