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教案6.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82568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逐客书》教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谏逐客书》教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谏逐客书》教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谏逐客书》教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谏逐客书》教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逐客书》教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逐客书》教案6.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逐客书教案【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2、积累文言文知识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主要论证方法。【学习过程】一、导入:秦国丞相李斯名句: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垢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不愿安于现状。他从观鼠所悟出的人生哲学,便是要善“自处”,作“仓中之鼠”。 基于此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

2、后,欲西入秦时向荀卿告辞时说的一段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是一脉相承的。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 这就是 李斯的“老鼠哲学”“穷通所处” 作者简介: 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

3、,又任其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4、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鲁迅先生说: 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秦王政十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所以此文是秦统一前的文章。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 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

5、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 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李斯的文章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三、走进文本,初步感知(一)解题: 谏:下对上进行劝谏的用语 书:上书,古代臣子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第一段: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

6、于宋,来丕豹 2、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3、昭王得范雎,废穰侯4、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第二段:1、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2、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3、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4、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5、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 6、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7、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第三、四段:1、臣闻地广者粟多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7、5、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四、理解文本内容(一)找出这4段的中心句或能概括内容的重要句子: 明确:第一段: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第二段: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第三段: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第四段: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二)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每段的内容明确:第一段:逐客为过(提出论点) 客卿有功 第二段:重物轻人 第三段:逐客损己 第四段:逐客国危(概括全文)(三)学习第一段1、请将这段划分成3个层次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举例论证4位先

8、王的功绩以客之功第三层:假设论证却客不内的结果2、积累本段重要的文言知识西、东:名词作状语,在西面、在东面 来:招致 移、易:改变乐用:乐于为国效力 举:攻取 治强:安定强盛拔:攻取西并巴蜀;北、南:名词做状语 功施到今:延续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接纳3、总结: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4、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4位先王有功,并且都任用了客卿,使秦由“霸西戎”“诸侯亲服”到“六国西面事秦”最后“成帝业” 假设论证:从反面论证无客卿会使秦无“富利之实”“

9、强大之名” (四)学习第二段: 1、标画本段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第二段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二个层次:人和物作比较 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 总结: 举出大量事实,说明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应为。以上第二段,用秦王政对于异国所产宝物的喜爱来说明逐客之荒谬。 宋代李涂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由物及人类比论证 (五)学习第3、4段1、梳理文言知识要点 2、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析课文:逐句对应内容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以上3句直接说理,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广罗人才。是以太

10、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以上6句以自然物象作为有力的举证,进行类比说理。秦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以上6句以古证今,正面论述“用客治国”为上策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危害:逐客资敌 总结论证方法: 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对比论证 ,还有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最后一段: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照应第2段,点明“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错误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照应第3

11、段,点明“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不当做法 今逐客以资敌国 照应第3段,逐客对秦之害 五、艺术特色: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持的态度,和不应该持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 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 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