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阆中古城-精品文档.docx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41KB
约4页
文档ID:550818342
阆中古城-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1/4

阆中古城有人说,阆中古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如今,古城依旧保持着唐宋明清的格局风貌幽深狭巷的青石板路上,那青檐、黛瓦、木窗、板门、土木的穿斗房不断映入眼帘,有些窗棂还有精致的雕花不仅古巷里门楼相望的民居十分古朴,就连那些在老街上经商的店铺,也因其板门木壁陈旧,让人觉得它曾历经沧桑当地居民说,镇江楼是古城最高的木建筑,是观景的好地方,它本身也是阆中城的主要景点之一镇江楼,又名华光楼或清远楼,矗立在古城南门上华街口,始建于唐朝明、清屡毁于火灾,又屡于旧址重建它青褐墙壁,飞檐翘角,琉璃碧瓦,总高36米,共4层,底层为石砌券拱,以上3层为纯木结构,尤其那美观精致的重檐叠顶颇耐人欣赏流连沿着陡峭的楼梯攀登,可见楼内撑拱、吊爪等结构精巧,斗拱、屋脊等特色浓郁,勾栏、平坐工艺考究,雕花、饰纹做工精细……站在顶层举目眺望,古城四面青山环绕,一江碧水缓缓绕城流过,城南城北的山脉因亭台楼阁或寺院的装点显得格外秀美俯视古城格局及建筑群,只见平坦的地面上一片如波涛起伏状的黛瓦青檐,排列组合成一个个庭院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巷……这里保存下来的古街巷有61条,古院落则数以千计如果说阆中的古旧风貌让人领略到古城历史的厚重,那么,贡院、汉桓侯祠、秦家大院等建筑,则让人深深感受到古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的夺目光华。

在新老城区交汇的古城北门街口,矗立着一座专门为阆中历史上的四名状元修建的“状元坊”,高大气派,金碧辉煌阆中的科举文化相当深厚、灿烂据了解,2300多年前,封建帝王已在阆中置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多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多在这里设置郡、州、府、治所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清顺治年间,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阆中设“贡院”,在此共举办了四科乡试贡院大门的门槛设得特别高,可门槛再高,又如何挡得住想进去的人呢?贡院为三进四合庭式穿斗木结构建筑第一进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之所第一进与第二进两厢为考室,每间考室仅一桌一凳第一进庭院中的十字形走廊有供考生休息的长椅第二、三进为考生食宿之所此外,还有相关官员的生活办公房舍在这个贡院内,人们能看到古代的科举考场场景此外,这里还有对科举制度的、一些实物(含漂亮的试卷、精美的墨砚)的展示、几个朝代的状元榜等那几份试卷卷面都特别干净,字迹清秀明清时期,贡生(乃拔尖的秀才)乡试及第的称“举人”,举人入京会试及第的称“贡士”,而“贡士”参加殿试乃晋“进士”,其中及第前三甲为“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榜上,江苏人数最多,达49名,前三甲逾200名;浙江居第二,其前三甲也有一百多名;四川的状元共有19名,其中阆中就有4名,而偌大的一个重庆市只有云阳县有状元1名,榜眼、探花各1名。

令人称奇的是,阆中的状元是两对兄弟,即唐代的尹枢、尹极兄弟和北宋的陈尧叟、陈尧咨兄弟尹家两兄弟都是年逾七十才高中的,而陈家两兄弟及第时只有二三十岁,陈尧咨还是文状元、武进士阆中古城西街的汉桓侯祠(张飞庙)是一处重要的三国文化遗迹蜀汉开国大将张飞曾在阆中任巴西太守等行政职务,镇守阆中7年,曾在宕渠八漾山率精兵万人打败了曹军上将张郃3万人的进攻,维持了阆中多年的安定,深得民心张飞死后,蜀汉帝王(后主)追谥他为“桓侯”,后人则为他建造了这座祠(重庆云阳也有一座“张飞庙”——因其头颅葬于彼)阆中的汉桓侯祠布局严谨,气势壮观,精美别致,尤其是明代为歌颂张飞的战功所建的敌万楼,大殿神龛内头戴王冠、身着官服、手捧玉笏的张飞塑像,庙后颇具规模的张飞墓冢园林,以及祠内众多的历代名人碑刻匾联、武后铜钟等珍贵文物,展示了阆中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庙宇内还有一块展示张飞手迹的字牌,上刻“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邰于八漾立马勒铭”22个大字古城南街上,还有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所在地——秦家大院这是一个典型的古院落,院内的房间清一色穿斗结构,装饰古朴典雅,院落中间的天井里,有欢畅的游鱼、盎然的苗木秦家大院现在已作为旅游使用了,有的房间铺了床,但屋内的老式家具、墙上古色古香的图案浮雕、窗棂上原汁原味的雕花,以及多幅与红四方面军有关的图片,无声地讲述着它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这名人志士众多的阆中古城中不仅存留着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红色文化的遗迹,还包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传承据说,汉唐及以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现今的当地人都能随口报出十来个寺、堂、庙、庵的名儿来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阆中古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争相前来观赏;又如一部浩瀚的人文史籍,外来人若不住上十天半月,恐怕难以读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