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81710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法所五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司法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出“新”、“和、“情”、“心”、“严”五字工作法,进一步展示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形象,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法制宣传突出“新”。除沿用传统的开设法律讲座、圩日设点发放普法资料等宣传方法外,还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延伸和拓展法治阵地的覆盖面。利用le显示屏创建普法新平台,将镇政府、宾馆、银行及沿街商铺等的ed显示屏资源整合起来,定期滚动播放简短精炼的法律宣传标语;利用飞信通讯平台,将全镇2名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加入飞信,定期群发普法知识,使这两类特殊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常态化;利用“送戏下乡”活动平

2、台,在舞台四周悬挂普法宣传标语、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同时编排普法小品、相声、朗诵等节目,寓教于乐,丰富普法形式。 人民调解贵在“和。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以“和为贵为纽带,依据法律与政策,同时利用公共道德、习俗、情理等社会规范,通过调解员深入细致做工作促使当事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取得“双赢”.首先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不偏听偏信,先入为主。不论是弱势的一方还是强势的一方,调解员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靠公平公平获取当事人的信赖.其次做一名公平公正的“裁判员”.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要找准自己所处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抓住纠纷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和关键人物,注意说话技巧,坚持

3、把法摆在第一位,综合考虑情理因素的原则,引导双方当事人在平静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谈判.最后做一名尽职的回访员。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则告知当事人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履行协议,同时跟踪督办协议落实情况,做到调解一件、稳定一件;对于没有达成调解协议的,则引导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安置帮教注重“情”。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往往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偏见,大多心理较为脆弱,如果在生活上,精神上得不到足够关心,极易自暴自弃,重蹈覆辙.该所严格落实走访工作制度,用真情实意去关怀抚慰他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戴坊镇竹山村邹某自幼父

4、母双亡,小学毕业后就在外面闯荡,误入了盗窃团伙,刑满之后,回到家中,家徒四壁,一片冰冷.司法所工作人员得知他的实际困难后,及时给其送上了60元的生活费并鼓励他要自力更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命运。了解到他在狱中学习了制衣技术,工作人员带着他到县工业园区各大服装厂应聘,最终在嘉兴鞋服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当正式签劳动协议时,邹某握住工作人员的双手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你的热心帮助,我可能又会重走老路。谢谢你让我找到自信、找到做人的尊严。 法律援助讲究“心。法律援助是一项惠及弱势群体的民生工程,基层司法所是这项民生工程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为提高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满意度,司法所提供“三颗心”服务

5、:一是热心.“进门一张椅、一杯水”,笑脸相迎,让求助者有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们不再因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偏激.二是真心。把求助者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把他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不求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三是耐心。很多求助者文化水平比较低,叙述事件时欠缺连贯性、完整性,保存和搜索证据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与求助者交谈,并在交谈中捕捉一切有利于案件的线索,为求助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判决而努力。 社区矫正力求“严”。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方式。虽然社区服刑人员在社会上服刑,但他们的自由是相对的,他们的身份仍然是罪犯,对他们的管理坚

6、决不能放松。一是严把审前调查关。做到“两个结合,即个别谈话与明察暗访相结合,集体座谈与集体测评相结合。既直接与被告人的亲属、邻居谈话,又回避被告人亲属与被告人同村村民交谈,以便获取最真实的信息;邀请村中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和全体村干部,被告人及近亲属、邻居参加座谈会,座谈会后发放测评表,要求根据被告人的现实表现进行无记名投票,可建议缓刑或者实刑,投票结果将作为司法所对被告人是否提出缓刑建议的主要依据。二是严把矫正监管关。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社区矫正实施细试行的各项管理规定,做到定期汇报思想,参加公益劳动和学习教育。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轮岗值班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最后由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的学习笔记和公益劳动情况进行评分,根据各项表现和评分结果划分管理级别,同时“三类”管理级别动态更替,凡未达到管理要求者,则坚决给予扣分、警告处分和降级管理,使矫正对象常怀律己之心,常敲警示之钟,常绷法律之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