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81668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金刚石原生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1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2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31.4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82.1 *县概况82.2 项目提出的背景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矿井水综合利用概述133.1 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143.2 矿井水利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53.3 矿井水利用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与发展目标163.4 矿井水利用的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17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204.1 项目选址204.2 主要建设条件20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内容23第六章 工艺设备方案256.1 生产流程工艺图256.2

2、目前状况266.3 项目改造方案276.4 改造后水平衡图296.5 设备选型30第七章 工程方案327.1 主要土建内容337.2 土建设计方案347.3 电气设计方案36第八章 环境保护368.1 环境现状368.2 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378.3 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38第九章 节能409.1 节能规范409.2 节能效果分析419.3 主要节能措施分析44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4610.1 劳动安全4610.2 卫生防护4810.3 消防49第十一章 组织管理运营与项目实施进度51第十二章 项目招标53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713.1 投资估

3、算5713.2 资金筹措58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69第十五章 环境、社会效益分析7215.1 环境效益7215.2 社会效益72-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二、建设地点:*省*县*乡三、建设单位:*四、法定代表人:张玉玲五、可研报告的编制单位:济南市工程咨询院六、企业概况*,位于*省*县*乡境内,系我国国内第一座金刚石原生矿,企业性质:国有大二型企业,企业拥有*钻石有限公司、*机械厂等子公司。主要产品为天然金刚石,另外还从事钻石加工贸易,机械加工等行业。其金刚石的总储量和年生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且产品品位高,质量好,首饰钻比例占20%左右,*

4、1号重119.01克拉,*2号重65.57克拉,*3号重67.03克拉,*4号重45.74克拉,*5号重101.46克拉5颗特大金刚石均产于该矿,其中*1号金刚石是国内目前原生矿最大的钻石。*于1966年8月筹建,全部由国家投资、分两期工程建成,原隶属于国家建材部,1972年12月划归为*临沂。一期工程1966年8月筹建,1970年1月投产,地下开采红旗1#岩脉,设计生产能力为2万ct,于1980年9月停产,二期工程1972年筹建,1975年12月投产,露天开采胜利1#岩管,于2001年转入地下开采,年生产能力为12万ct。*占地1763亩,建筑面积18.8万m2,固定资产6533.9万元;企

5、业净资产6233.9万元。产品销售收入4639万元年实现利润2380万元,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85%,产品远销印度、比利时、美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矿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露天矿山遗迹建设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5、*省节约能源条例6、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及产业政策;7、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8、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改办环资20082692号)9、国家计委发

6、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10、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11、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规定;12、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节水标准、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2、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整体设计体现技术先进、稳妥可靠、安全适用、切合实际、经济合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节省工程建设投资。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二、矿井水综合利用概述三、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四、建设内容及规模五、工艺设备方案六、土建工程方案七、环

7、境保护八、节能九、劳动安全与消防十、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十一、项目实施进度十二、项目招标方案十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四、效益评价1.4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本项目是*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拟将原有150万吨自备井供水系统关闭,对红旗1号矿井和胜利1号矿井的排水进行综合利用,使用矿井水当作选矿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同时淘汰部分大功率电机,实现节水、节电。一、项目选址拟建项目位于*省临沂市*县*乡*区内,本项目不需新征土地。二、建设内容项目全年矿石处理规模为12万吨,每吨矿石用水量为14吨,年用水量为168万吨的规模维持不变。红旗1号与胜利1号矿井每年涌水量为150万吨,本项目拟对这150万吨矿

8、井水进行综合利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新建蓄水池、回水池28100立方米的综合利用和18200米铺设供水管道。2、供电系统改造:增加变压器及大功率电动机,架设6KV高压线路(3KM)、敷设6KV高压电缆(1500米)。3、精选车间改造:新增两台淘洗盘,两台油选机,三台螺旋机,一台圆锥破碎机。 三、土建内容新增土建面积670平方米,蓄水、回水池共计池容28100立方米,管网建设、改造共计18200米,管道埋设挖沟5公里,剥离土石方3000立方米。四、节水量红旗1号与胜利1号矿井每年涌水量为150万吨,其中红旗1号涌水量74.14万吨、胜利1号涌水量75.86万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红旗1号矿井

9、水中的15.6万吨经处理后用作生活用水,另一部分与胜利1号矿井水的全部共134.4万吨用于选矿生产用水(水平衡图见6.4改造后水平衡图),替代原水源地供水。项目完成后,原排水系统停用,选矿用水实现零排放,项目年可节水150万吨。五、节能量本项目每年节水量为150万吨,折标煤385.65吨;通过节电改造年可节电211.94万度,折标煤792.33吨;综合节能折标煤1177.98吨。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估算,项目新增投资552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445.25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2974.17万元,安装工程费345.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2.73万元,基本预备费409.40万元。

10、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七、改造效果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可使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即每年可多回收金刚石毛坯18000克拉,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利润1092万元。经计算,项目总投资收益率达到19.7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55%,税后投资回收期5.6年,财务净现值1215万元。由此可见,项目改造效果非常明显。八、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1年。九、研究结论该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三款“煤炭”第12条“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范畴,同时符合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2692号

11、文件选项范围“节水矿井水利用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项目(管网建设应在合理范围,年节水100万吨以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本项目的实施,既节约地下水资源,又减少废水排放,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矿山的自身发展,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生产过程“三废”产生量极小,经处理后完全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建设对于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该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新增)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新增建筑面积平方米6702项目新增蓄水、回水池立方米281003项目新增管网及改造

12、米18200其中改造2300米4管道埋设挖沟公里55剥离土石方立方米30006项目节标煤总量吨1177.98 7项目节约用水万吨150.00 8项目节约用电万KW211.94 9项目总投资 万元5527 其中:建设投资万元5527 建设期利息万元0 10金刚石生坯增产克拉18000 回收率提高15%11项目新增销售收入万元1170 12项目新增销后税金及附加万元20 13项目新增利润总额万元1092 14新增所得税万元273 15项目建设期年1 16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年4.8 含建设期 所得税后年5.6 含建设期17总投资收益率%19.75 18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24.08 全部

13、投资 所得税后%18.55 全部投资19财务净现值万元121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县概况*县位于*省东南部,因地处*之阴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94%,耕地51万亩,辖9镇2乡、464个行政村、5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万。*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科普先进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 *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自西汉初设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秦朝大将蒙恬和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乡。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沂*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全县先后有4万人参军

14、参战,1300多人英勇献身,13万人参加了支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孟良崮战役”举世闻名。陈毅、徐向前、粟裕、谷牧、迟浩田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悠久的岁月铸就了*人民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品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使*形成了特有的老区政治优势,“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人民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县基础设施完善。*位于沿海与内陆的连接地带,东临青岛、日照,西依泰山。京沪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并在县内有两处出入口,205国道、兖石公路贯通东西,沂蒙公路纵穿南北。城乡交通、信息网络发达,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班车、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和宽带网络。建设了总装机容量27兆瓦的鑫源热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