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1445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建设预算名词解释1.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和独立组织施工条件的工程,其工程竣工后一般不能独立发挥设计生产(使用)效能,不能体现投资效果。一个单位工程按照它的组成,又可分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2. 一般土建工程包括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各种结构工程。3.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单位工程中分解出来的结构更小的工程。如一般土建工程,包括:土石方工程分部、打桩工程分部、脚手架工程分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分部等。4. 分项工程也叫工程子项。分项工程与工程项目(完整的产品)不同。一般来说,它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只能是建筑工程活安装工程的一种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计算

2、一个具体的工程的依据。5.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学习、休息的建筑,包括住宅、宿舍、宾馆、旅馆、公寓、招待所等。6.公共建筑:凡供人们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各项福利设施等方面的建筑均为公共建筑7.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民用建筑类别繁多,尽管其外貌、规模、尺寸、形状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主要部分组成。基础 基础位于建筑物底部,埋在地面以下,地基以上的承重构件。墙和柱 墙和柱是建筑物地面以上部分的主要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传下的各种荷载,并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楼、地层 地层是建筑物的底层室内地面的承重层。楼层是建筑层间的承重层。楼

3、层与墙体、柱结合在一起,将共受到的荷载传递到墙和柱上,它是建筑物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对墙体和柱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楼梯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的层间垂直通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应满足人们上下楼、紧急疏散之用,还要满足搬运器物的需要。要有足够的宽度、适宜的坡度,必须符合坚固、稳定、安全、耐磨等要求。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结构。屋顶是由屋面层和结构层两部分构成,屋面层用以防御太阳辐射及风、雨、雪对建筑物的影响。结构层承受着屋顶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墙或柱。门窗 门窗是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门主要是供给人们交通联系和分隔房间之用。窗起着采光、通风和眺望的作用。8.钢结构建筑:指主要承

4、重结构全部采用钢材、用铆、焊螺栓等联结而成的建筑物。一般柱、梁、屋架用型钢制作,墙用砖或其他材料。9.混合结构建筑:指主要承重构件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建筑物。如墙、柱用砖砌筑;梁、板、柱用钢筋混凝土制作。10.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系指主要承重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建筑物。在现场支设模板、制作钢筋、浇捣混凝土,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利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施工现场拼装而成的结构称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1.墙承重结构:指建筑物的承重方式是用墙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全部荷载。1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承重方式是以梁、柱组成一体的框架,作为整个建筑物的承重体系。13.基础的作用主要是承上传

5、下地传递荷载,即将房屋本身的重量、房屋内的人和物体重量、屋顶积雪的重量以及其他有效荷重的风压力、复土压力等荷载传到地基上。地基支撑基础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逐渐地分散扩展到土层中去。14.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地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15.条形基础:又称带形基础,呈连续的长带形。一般可分为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16.独立基础:建筑物柱子的基础一般为独立基础(即墩式基础),其形式有台阶式、锥式等。17.板式基础:板式基础又称为筏式基础。此类基础适用于地基的承载能力很小或上部荷载很大的情况。其形式好像是倒置的楼盖,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成。18.桩基础:当建筑物荷载较大

6、并且地基的弱土层较厚时,若采用一般的浅埋式基础就不能保证建筑物的均匀沉降从而产生危险,但做人工地基有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则可采用桩基础予以解决,这样既可减少挖运土方,又可改善施工条件以及缩短工期。 桩基础是由桩和桩承台两部分组成。19.墙的类型 A墙的种类按墙在平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指房屋四周与室外接触的墙,内墙是位于房屋内部的墙。 B按墙的布置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与房屋建筑短轴方向一致的墙称为横墙,与建筑物长轴方向一致的墙称为纵墙,外横墙习惯上称山墙。 C按墙的承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凡直接承受上部传来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凡是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包

7、括自承重墙和框架墙。自承重墙指仅承受自身重量,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 框架墙指在框架结构中,墙的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柱承受的墙,房屋建筑中的间隔墙也属于非承重墙20.墙脚包括勒脚、防潮层、散水等。就是指室外地坪以上至室内地坪(0.000)的那一部分外墙的构造。 A勒脚: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部分。 B防潮层:为了防止地下水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体的侵蚀,必须设防潮层。通常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阻水层,叫做墙身防潮层。 C散水:散水又称为护坡,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外侧。它适用于屋面带挑檐,并不设雨水管的建筑。设置散水的目的是迅速排除勒脚附近从屋檐滴下的雨水,以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

8、蚀。21.过梁:是设在门窗孔洞丁上的一根横梁,它的作用是承担门窗洞口或墙上孔洞的上部荷载,并把它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上。常用的过梁有砖砌过梁(包括平拱和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22.变形缝:同一建筑物由于纵向长度过大,个别部位高度相差较大,或荷载相差较大时,在建筑物适当的位置留出竖向通缝,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可独立变形的缝称为变形缝。墙的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用以防止或减轻由于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地震造成的墙体破坏。变形缝两侧的墙,应从结构上完全断开。 A伸缩缝:当气温变化时,墙体将因热胀冷缩可能出现不规则的破坏。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破坏,将建筑物沿长度方向分

9、为几段,使各段有独立伸缩的可能。 B沉降缝:沉降缝是在房屋适当位置设置的垂直缝隙,把房屋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使相邻各单元可以自由沉降。 C防震缝:建造在地震区的房屋,地震时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故房屋应按抗震要求进行设计。23.圈梁:圈梁是沿四周外墙,内纵承重墙及部分内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它的作用是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引起墙体开裂。24.构造柱:为了加强砖墙的稳定性,在设计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震设防震区,除了限制房屋总高度和横墙间距,规定最低砂浆标号,增设圈梁外,必要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应设在房屋四角、内

10、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墙的中部。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结。25.楼板是楼房中的层间层;地层是楼房中的首层地面和平房中的室内地面。地面是直接与人或设备接触,承受荷载的构造层,在楼层它把荷载传给楼板,在底层它把荷载传给地基。26.楼地面的组成:楼地面的基本组成有基层、垫层和面层。为满足不同的需要,还可设置各种构造层,如结合层、找平层、防水层、防潮层、保温隔热层、隔声层等。 A 面层:是人们工作、生活时接触的部分,是地面直接经受磨擦、洗刷、侵蚀和承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表面层。按照使用要求,面层应是有耐磨,不起尘、平整、防水、有弹性、吸热少等性能。按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面层分为整体

11、面层和块料面层两类。整体面层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等;块料面层有缸砖面层、水磨石板面层、大理石板及瓷砖面层等。 B 结合层:是块料层与下层的连结层、使用材料有水泥砂浆。 C 找平层:是在垫层、楼板上松散材料上起找平作用的构造层,用于上层对下层有平整要求的地面。常用的找平层为1:3水泥砂浆抹成。 D 防水层:是防止地面上的液体透过地面的构造层,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卷材构成。 E 防潮层:是防止基地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应与墙身防潮层连接。 F 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是用以改变地面热工性能的构造层,用于上下层有温差的楼层地面或保温地面。27.水泥砂浆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用1:2水泥砂浆做面层,其

12、厚度约20毫米。它一般做在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层和混凝土、砖碎三合土、碎石灌浆、水泥焦渣等材料做成的地面垫层上面。28.踢脚板(又称踢脚线):为了防止在清扫楼地面是污染墙面,故在楼地面与墙面的接触处,设置高度方向为150200毫米的踢脚线,并凸出墙面5-20毫米,材料一般与楼地面用料相同。29雨篷(又称雨罩)是从外门上部墙上挑出的,其作用是遮雨、保护门免受雨淋的构件。受力情况及结构形式与挑阳台相同。30.楼梯一般由楼梯段、平台、栏板或栏杆三部分组成。31.楼梯段是由楼梯(斜梁)踏步等组成。踏步的水平顶面叫踏面,踏步的前侧面叫踢面。当人们连续上楼梯时,容易疲劳,因此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

13、。32.平台是由平台梁、平台板等组成。平台的作用是缓解疲劳,使人们在连续走上一段高度后,在平台上稍加休息,然后继续上楼。一般楼梯在两层之间设一个平台,当建筑物层高较大时,也有的要设两个平台。33.栏杆(栏板)栏杆和栏板是楼梯的围护构件,为了保证在楼梯上行走安全,楼梯段和平台的临空边缘应安装栏杆。在栏杆的上部供人们手扶的配件叫扶手。一般栏杆用钢管、扁钢、方钢、元钢等材料制作。34.钢筋混凝土楼梯主要有两种:板式和梁板式。 A 板式楼梯:板式楼梯有两种剖面形式,以双跑式楼梯为例,由楼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 B 梁板式楼梯:梁板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平台板组成。荷载由踏步板经斜梁传到平台

14、梁,再传到墙上。35. 台阶由踏步和平台组成,有室内台阶与室外台阶之分。室外台阶位于建筑入口处,台阶宽度一般比门的宽度每侧加500mm左右。36. 平顶屋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屋面形式。一般现浇混凝土板或预制混凝土板做承重结构。屋面应作防水、保温、隔热处理,为便于排水,平屋顶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一般在5%以下。37. 坡屋顶的形式有单坡、双坡(悬山、硬山)、四坡(原殿、歇山),坡顶屋面的材料目前一般采用粘土瓦和水泥瓦等。38. 屋面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以下几种角度法:用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坡度值:用屋顶高度与跨度一半之比表示百分比:用屋顶高度H与坡面水平长度L的百分比表示。如i=1%,2%坡屋顶一

15、般常用坡度值或角度法表示,平屋顶常用百分比表示39. 平屋顶按用途可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40.刚性屋面分仓缝构造:气温变化与结构变形影响导致屋面开缝,大面积细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层必须设分仓缝。每仓面积以不超过20平方米为宜,缝宽约20-30mm油膏嵌缝。41. 泛水:凡与垂直墙面交界处的构造处理叫泛水,如烟囱、屋面天窗、女儿墙、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等与屋面相交的部分,为了避免渗漏,均应做泛水。42. 檐口:屋顶与外墙相交处称为檐口。平屋顶的檐口有设檐口和不设檐口的两种做法。当檐口不设檐沟时,该处常做挑檐,如檐口处设檐沟时,檐沟一般做成挑出的外檐沟,做在压檐墙内侧的内檐沟的做法是檐口用女儿墙封檐。43.屋面变形缝:屋面变形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变形缝两侧的屋面标高相同,另一种是两侧的屋面标高不同。44.雨水口:有组织排水的雨水口分为水平雨水口和垂直雨水口两种做法。水平雨水口可采用铸铁定型水斗或者用钢板焊制水斗,为防止堵塞应加铁篦子或镀锌铁丝网罩。45.屋面检查孔(上人孔):为了进行多层房屋屋面的检修,应在房顶设置屋面检查孔。46.斜天沟:坡屋顶两个坡面相交形成斜天沟,极易漏水。为了保证雨水能迅速地由天沟排走,宽度应小于300mm,斜天沟一般用镀锌铁皮固定在天沟屋面板上形成。47.剖面图:假想用一个垂直于投影方向的平面(即剖切平面)在物体的合适位置将物体剖开,使物体分为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