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1313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材与学情分析:本部分属于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但少部分学生应加强引导;学生对前边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已较为疲惫,因此本课的教学尽量考虑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在小学中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有所了解。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2、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教学重点: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和计算机具体应用的不同领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结合自已基础,利用教学资源自学。 练习法:实践操作,在应用中学。 协作法:学习他人优点,促进自我改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提出本节课任务 向学生展示一台电脑主机,引导学生回顾信息的基本概念。 提出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的主要元件的发展问题。 向学生讲解教师机共享资源的查找的调用方法。 呈现任务二、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带着两个问题,通过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资源:1、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课件。2、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图片及说明。3、计算机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图片资料。4、通过百度搜索到

3、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页面。 问题: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2、计算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 三、操作引导,全面提高,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搜索。根据辅导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通过问学生想知道老师的资源、信息的获取方法,向学生操作演示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关关键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四、完成基本任务,汇总搜索内容 根据学生基础情况,组织学生用关键词搜索,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五、交流、信息反馈 教师演示完成搜索任务的操作方法后,学生进一步练习搜索的操作方法。六、总结评价 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4、强调任务完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拓展: 1、课外任务: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计算机具体应用有哪些? 2、利用最后的时间,学生观看计算机的应用:制作好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件(已学内容课件,可以复习巩固学科内容)。板书: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问题: 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 2、计算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教学纲要: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8年)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 (19591964年)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

5、算机 (19651970年)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到现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4、 实现自动控制。5、 可靠性高。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 CAM CAI)。5、人工智能。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 但教学中还要注意在课堂上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做,“无为而无不为”、“要知此事躬行”,要让学生乐意去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并终生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