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811943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县教育局教人202121号文件部署,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大讨论活动。为确保我校大讨论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我校按照市委书记王福宏同志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教师提出的“五种特质”(即崇尚科学、开放创新、敬业奉献、好学笃行、讲求操守)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二、目标要求(一)深刻认识王福宏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五种特质”的主要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通过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我校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全校形成人人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良

2、好氛围。(三)努力实现“四个提升”:在师德和师能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上有新的提升。三、活动原则(一)坚持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师队伍的实际,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二)坚持实效性原则:通过学习、讨论,提高广大教职工师德和业务水平,增强崇尚科学、开放创新、敬业奉献、好学笃行、讲求操守的自觉性,既要有活动,更要见行动;既要有形式、讲程序,更要见效益、求质量。(三)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

3、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落实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做好结合文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四、活动安排:(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大讨论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督查开展活动情况。组 长:洪广平成 员:洪学德 潘瑞生 鲍小玲 潘晓华 洪隆初(二)方法和步骤:第一阶段(2011年5月下旬6月上旬)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县教育局教人201121号文件,大力宣传“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

4、原则和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精心制定此次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墙报、专栏、标语、等舆论宣传阵地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学习讨论,形成共识。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全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市委书记王福宏同志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五种特质” 要求,引导全校

5、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围绕“怎样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主题,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讨论活动。1.撰写心得体会。在深入开展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每位教师要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体会。2.组织讨论征文。组织广大教师认真撰写讨论文章,开展 “怎样争做一名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有奖征文活动,吸引全校教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怎样争做一名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发表意见。3.开展演讲比赛。各学校要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争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主题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演讲比赛。(三)查摆整改(8月上旬中旬)(四)总结提高(8月下旬)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选树典型,找出差距和不足,开好总结会,把学习讨论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推动学校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内容和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