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81015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精选资料七 第一部分 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5题15分) 1、 用古诗词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 (曹操观沧海)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必须与例句的修辞句式相同。.(2分) (从A或B中选一题作答) 例句:地球是生命的一个家;阳光是父亲,大地是母亲,花草鱼虫是家里的孩子。 A)友谊是人生的一座花园: , , 。 B)人生是画家的一幅图画: , , 。 3、根据下面提示情景,完成对话。(

2、2分) 母亲节这天,小丽买了一束康乃馨,回家送给妈妈,说:“ 。”妈妈很高兴,小丽对爸爸说:“ 。”爸爸望着懂事的女儿,由衷地说:“谢谢女儿,要不是你的提醒,我还差点犯错误了呢! 4、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两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1)、 (2)、 5、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完整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2分) , 。 第二部分 阅读(6-25题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3、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填空(4分) (1)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 。(2分) (2)本文的主旨句是 (2分) 7、 解释加点的词(2分) 执策而临之 执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 8、翻译句子(2分) 其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3分) 答: 10、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自己熟悉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答: 11、你认为自己是“千里马”吗?如果是,请简述原因;如果不是,你打算如何使自己成为“千里马”呢?(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题。(10分) 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

5、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

6、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

7、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2分) 答: 13.作者认为哪两种表现是“不正确的自省”?(2分) 答: 14.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2分) 答: 15.“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 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

8、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 1971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他那跪感动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当时波兰的舆论称:“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 答: 三、 科学认识沙尘暴(12分) 沙尘暴可谓臭名昭著,特别是在20世纪最后几年,声讨它的声音越来越强,黄色的天空夹着泥土的春雨成为北方一景。沙尘暴真的那么讨厌吗?其实,在自然界,沙尘暴非但不是令人不快的“不速之客”,它还是带来丰富养料的“老朋友”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好帮手”。 没有沙尘暴就没有夏威夷 夏威夷群岛是浩瀚的北

9、太平洋上最璀璨的明珠,那里美丽的风景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第一次上夏威夷考察的地理学家感到奇怪,为什么这里会如此生机盎然?夏威夷远离大陆,是海底火山喷发后熔岩凝结而成的。这样的火山岩没有植物根系的作用根本无法形成土壤没有土,哪来的植物?而没有植物,夏威夷又哪里来的土壤?这个问题几乎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最初一粒蕴含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肥沃土壤来自哪里? 他们乘着船逡巡在夏威夷附近的海面上,每天定时用一个圆柱型的装置对着海风收集空气中那些肉眼根本无法辨别的细小尘埃。类似的工作还在空中进行着。一架小型的科研用的飞机飞上不同高度,用同样的装置收集北太平洋上空不同高度大气中的微粒。 这些尘埃

10、被带到美国本土的实验室进行化验,并与来自中国西北荒原地区的一些土作对比。 化验结果和科学家们猜测的一样,两者的成份非常相似造就夏威夷最初的养料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是沙尘暴把细小包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 带来养分,有益生态 除了夏威夷群岛,科学家还发现,地球最大的绿肺亚马逊盆地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沙尘暴能将磐石变得葱葱郁郁的秘密在于,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科学家把悬浮在空中的、直径在10100微米左右的固体、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气溶胶的来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及火山等,现存研究气溶胶的成分,

11、移动路线和它对全球环境气候的影响,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课题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化学专家庄国顺教授说:“如果把中国和蒙古的荒漠、戈壁都罩上一个罩子,不让地表的土被风吹起,那么整个美国西海岸的海洋生物将纷纷饿死。没有气溶胶携带来的养分,就没有丰富的海洋微生物.(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而失去这海洋生物链最底层一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将难以为继。 中国是亚洲沙尘暴最主要的起源地,据估计,每年从中国沙漠输入太平洋的矿物尘土大约为60008000万吨。源于东亚的沙尘气溶胶粒子含有丰富的铁、铝等矿物元素,能够增加海洋营养盐的输入,刺激海洋生物的活动。 不过,降到海里的浮尘也是一柄“双刃剑”。美国地质测绘局的专

12、家们发现,非洲沙尘暴造成的铁沉积和藻类过量繁殖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这些藻类很多都是有毒的,它们是佛罗里达沿海有毒赤潮的元凶。但科学家们也不敢肯定,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也许,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也有尚不为人知的利益。 近来,有科学家发现,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每年将大约450亿-500亿吨的二氧化碳合成到自己的细胞中。而沙尘暴也就成了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 1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作者是怎样看待沙尘暴的?(2分) 答: 17文中为什么说“没有沙尘暴就没有夏威夷”?(2分) 答: 18沙尘暴能将磐石变得郁郁葱葱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3、19品析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但科学家们也不敢肯定,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答: 20感悟体验。(4分) 沙尘暴一方面臭名昭著,一方面又是带来丰富养料的“老朋友”与改善环境的“好帮手”,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答: 。 四、(16分) “信任”试验 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理专业,教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的周严教授。 一次上课时,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 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后仰面倒去,由后面的同学接住。 听了周教授的话,前后两排的同学互相望着,都心照不宣地“哈哈”笑起来。这样的游戏,

14、我们同学之间,私下曾经玩过多次,每次都是在前排的同学向后倒去的 (shn)间,站在后面的那位同学便快速抽出身来,这样,前面的同学由于失去重心,“砰”的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所以后来再有同学说玩这样的游戏,前面的同学再也不肯真的向后倒去了。 周教授见我们都准备好了,他说了一声“开始”。听了周教授的指令后,站在前面的许多同学,开始一点一点向后倾斜,但每个人都暗自掌握着身体的平衡,并不让自己失去重心。后面的同学见了,知道前面的同学并不真倒,所以只是伸出手来,象征性地在前面同学的衣服上轻轻碰了一碰,算是扶住了前面的同学。 这时,一个我们没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平时上课坐在我前面个头有一米八零的一位男生,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向后直直地倒去。在他后面接他的是一位小巧的女生,她见男生向她倒去,先是一愣,接着便使尽全力,一把抱住了他。看得出,女生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