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哲学知识竞赛复习题库及答案1、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方法是( A )A.矛盾分析法 B.科学思维法 C 创新的方法 D 实践的方法2、从本义上说,哲学是( C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D ) A.辩证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B.辩证法就是思考C.哲学就是辩证法 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世界 C.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D.世界观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别在于( A )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是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8、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 9、“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这一观点属于( C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0、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D )①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1、、“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心外无物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范畴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D )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A )①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④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5、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 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③ 人的思维是社会的产物,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 世界的统一性是指客观实在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C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7、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这表明 ( B ) 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18、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这说明 ( C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19、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D )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20、网吧是随着国际互联网而应运而生的,上网对青少年扩展视野、增长知识有积极作用,但网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内容,网络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表明( A ) A.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矛盾具有特殊性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1、面对上述材料中的状况,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青少年上网,也不能对网吧放任自流,而应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把网络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这说明( D )A.矛盾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B.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C.人们可以制造矛盾,也可以消灭矛盾 D.要善于分析矛盾,正确对待矛盾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这一现象被称之为“互联网政治”,并得到厂泛关注。
完成22~23题22.网上交流成为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新途径,通过政府网,许多过去老百姓不知道的书可以在网上知道,有些事情也可以在网上得到解决这体现了( B )A.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认识的发展D.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间接性、多样性23.“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必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种写作一旦开笔,听任心灵的解脱与呈现;大脑愈有空白,笔下愈有意外而惊人的灵性出现这段话表明( C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C.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作用 D.意识可以摆脱客观规律进行想象和创造24.中国的“黄金周”休假制度始于1999年,在过去7年21个“黄金周”里,全国共有lO.7亿人次出游,累计旅游消费4292亿元伴随着“黄金周”的发展,拥挤、事故、服务质量下降、景区设施欠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并促使人们开始反思集中休假、集中出行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这说明( D ) 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来源和发展的基础25、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段形成的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B )A.价值观能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事物的不同发展方向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26、 2007年10月27日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B ) ① 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 属于不可知论③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 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27、毋庸讳言,“中国制造”中确实有个别害群之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假售假的现象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表示,尽管中国商品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符合美国的安全要求,中国政府仍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不合格产品问题。
这样做是因为( D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B.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C.矛盾的特殊性将向普遍性转化 D.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着事物的性质28、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A )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存在于客观实在之中 D.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标志2007年新浪网网友文章指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是与时俱进的大敌,是同“三个代表”思想背道而弛的我们不论取得多大胜利,都不能骄傲和自满,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前进回答29-30题:29、“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B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它违背了发展的观点C.它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它是唯心主义的观点30、“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是与时俱进的大敌,是同“三个代表”思想背道而驰的,”这体现了( B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1、面对股市的风险,一些股民高唱《死了都不卖》,以示他们炒股的决心和勇气,从哲学上说他们的做法缺乏( A )① 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② 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③ 分清主次矛盾看问题的方法 ④ 两点论看问题的方法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32、为促进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2007年国家新增农村教育经费470亿元,使“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经费达到2652亿元。
并明确规定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学生的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