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75980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西安市太元路学 薛丽萍1、设计思路 1.1教材内容浅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学习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1.2学生情况分

2、析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八下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奠定了一定的文言学习的能力,对于本文,我将进一步对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上。通过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3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流程图为:蓄势待发情境导入披荆斩棘疏通文意合作探讨解决疑难 豁然开朗 团队展示归纳总结文言积累教师小结再游小石潭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归纳掌握文言词汇2.

3、2能力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微卡、小卡、大卡2.3情感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感悟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3、课型 在积极推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个人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奠定了一定的文言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单元组、板卡、约定、表达呈现、团队等元素开展的一节新授课程4、课时及内容 标准课时(45分钟),本节课为小石潭记第一课时5、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重难点词汇6、教学难点 归纳文言现象,整理文言词汇,感悟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7

4、、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自我学习法、提问法、质疑法、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8、教学工具:多媒体、微卡、小卡、大卡9、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入新课2、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3、诵读全文4、 解决疑难 疏通文意 5、归纳总结 文言词汇6、团队展示 积累归纳7、教师小结, 再游小石潭8、布置习题作业 通过大屏幕上的图片,唤起学生的主观感受,联想到已学过的一首古诗江雪,学生背诵,感受孤独郁闷的心情;以柳宗元此首诗为突破口,理解作者笔下的环境与内在心情有关系,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进一步介绍本文背景,了解永州八记引出,导入新课小石潭记。 对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指出要“了

5、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为此,我提前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通过课前预习,可参考课下注释或课外查阅的资料,由学生自己介绍作者,其他学生补充,对于不全面的,老师进一步补充讲解。解文体“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并进一步引出本单元将要学到的其它文章,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教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气、读出轻重。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同时板书重点词语,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

6、词 老师全班巡回,不断引导,并收集同学们的小卡,针对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适时讲解,引导全班一起交流解决 老师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如:一词多义: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 为”)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而: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乃记之而去(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表转折) 溪深而鱼肥 (表原因)古今异义: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 或深思

7、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名词作状语,向西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 爬行那样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使寒冷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 老师适时纠错补充,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评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本节课,学生通过解决重难点字词,疏通了文意,理解了基本内容,最后,我设计的再“读”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另一方引导学

8、生对全文的思想内容再感悟、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从而获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想、听、看,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微卡整理PPT中标记的自己不会的字词2、4人小组交互,先将翻译过程中刚才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对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呈现在小卡上。 学生8人组团队合作,一起归纳总结,并用图文结构,如:鱼骨图、树状图、气泡图、逻辑框架图等多种形式展示本组学生交流合作的成果。

9、各组团队长代表本团队成员,根据老师的要求,面对全班同学展示成果,并进行口头的表达汇报,其他团队可以质疑、补充。 全班学生有感情的朗读10、作业处理学生完成课堂检测题,及时对内容进行巩固。11、板书设计26课 小石潭记一、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文体 “记”: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三、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而: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乃记之而去(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表转折) 溪深而鱼肥 (表原因)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名词作状语,向西 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