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550695523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原市重点中学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八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同,上

2、期期末体育成绩的平均分相同,三个班上期期末体育成绩的方差分别是:,教体育的杜老师更喜欢上体育水平接近的学生,若从这三个班选一个班上课,杜老师更喜欢上课的班是( )A甲班B乙班C丙班D上哪个班都一样2数据1、5、7、4、8的中位数是A4B5C6D73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4,B135,则劣弧AC的长是()A4B2CD4如果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方差是()A2B4C8D165如图,点是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E是边上的点,沿折叠后,点恰好与点重合若,则折痕的长为 ( )ABCD66若分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

3、的条件是( )ABCD7下列选项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相等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9点(5,1)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对于抛物线y(x+2)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直线x2C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x2,函数有最大值y111已知,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n的大小关系是ABCD不能确定12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够单独铺满地面

4、的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若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1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_15计算_16一次函数y=-4x-5的图象不经过第_象限17化简的结果为_.18计算: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解方程:x24x+3=120(8分)(1)分解因式: (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1(8分)某校要从王同学和李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县知识竞赛在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王同学60751009075李同学70901008080根据上表

5、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姓名平均成绩(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王同学807575190李同学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的成绩视为优秀,则王同学、李同学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22(10分)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

6、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23(10分)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中,某校根据初赛成绩在七、八年级分别选出10名同学参加决赛,对这些同学的决赛成绩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成如下团体成绩统计表和选手成绩折线统计图:七年级八年级平均数85.7_众数_方差37.427.8根据上述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2)考虑平均数与方差,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团体成绩更好?(3)假设在每个年级的决赛选手中分别选出2个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实力更强

7、一些?请说明理由24(10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一条对角线能将其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四边形叫做等垂四边形,这条对角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等垂对角线.(1)已知是四边形的等垂对角线,均为钝角,且比大,那么_.(2)如图,已知与关于直线对称,、两点分别在、边上,.求证:四边形是等垂四边形。25(12分)如图,在33的方格内,填写了一些代数式和数. (1)在图(1)中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都相等,请你求出x,y的值;(2)把满足(1)的其它6个数填入图(2)中的方格内.26已知: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于点 ,于点,求证:是的中垂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

8、分,共48分)1、B【解析】先比较三个班方差的大小,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详解】解:S2甲=6.4,S2乙=5.6,S2丙=7.1,S2乙S2甲S2丙,乙班成绩最稳定,杜老师更喜欢上课的班是乙班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2、B【解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1、4、5、7、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

9、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B【解析】如图,连接AO,BO,先求出AOC的长,再根据弧长公式求出的长即可.【详解】如图,连接AO,BO,根据题意可知,CDA180B18013545,AOC2CDA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与圆周角的关系、圆周角定理以及弧长公式,求出AOC的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解析】解:由题意知,新数据是在原来每个数上加上100得到,原来的平均数为,新数据是在原来每个数上加上100得到,则新平均数变为+100,则每个数都加了100,原来的方差s12= (x1)2+(x2)2+(xn)2=2,现在的方差s22= (x1+100100)2+(x

10、2+100100)2+(xn+100100)2= (x1)2+(x2)2+(xn)2=2,方差不变故选:A【点睛】方差的计算公式:s2= (x1)2+(x2)2+(xn)25、A【解析】由矩形的性质可得OA=OC,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OC=BC,COE=B=90,即可得出BC=AC,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BAC=30,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E=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E=BAC=30,在RtOCE中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CE的长.【详解】点O是矩形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A=OC,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BC=3,OC=BC=3,COE=B=90,

11、AC=2BC=6,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B=90,BC=AC,BAC=30,OCE=BAC=30,OC=CE,CE=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详解】解:x-20,x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7、D【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

12、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正确选项【详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选项A. B. 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8、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 B、正确; 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D、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考点:命题与定理9、B【解析】根据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确定其所在象限;【详解】解:由(-5,1)符合(-,+),故该点在第二象限;因此答案为B.【点

13、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0、C【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依次判断各个选项后即可解答【详解】y(x+2)21,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是(2,1),对称轴为直线x2,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y1,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A【解析】根据一次函数中k的值确定函数的增减性,然后比较m、n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2x-1中的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经过A(-3,m),B(2,n)两点,且-32,m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12、C【解析】由镶嵌的条件知,在一个顶点处各个内角和为360【详解】正三角形的内角=1803=6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