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67693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优案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滕王阁序素材思悟困境中的王勃他少年就已是才华出众的神童,还是一个集才情与壮志于一身的大文豪,更是一个开初唐近体诗格局,对盛唐乃至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英才,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人生路途坎坷失意多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道出了他报国无门的无奈。可坎坷失意并没有使他沉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一个有志之士身处逆境而壮志弥坚的真情流露。可怜王勃英年早逝,但他的诗与歌,他的抱负与志气,是他留给子孙后辈最宝贵的遗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才华早露,仕途坎坷。年轻时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因戏文檄英王鸡被逐出王府,

2、后擅杀官奴当诛,遇赦免死。高阁盛宴,美景良辰,引发了他盛筵难再之悲、身世之悲。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宣言,他知道不能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也绝不学放纵不羁的阮籍为“穷途”而哭。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生活还是要继续,要相信:希望永远就在自己心里。光载千秋的王勃生命之花凋谢在25岁年少有为之时,留给世人的是一份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又彰显了一种生命的奇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撼人心弦。生动细腻的山川

3、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父子情、志士情融为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述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具个性的艺术才情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小试身手请以王勃为论据,围绕“信念”,写一段有深度的议论片断,200字左右。答:答案(示例)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有可能正视平凡,绽放生命的美丽。一滴坚忍顽强的泉水,只要心中有风景,就能逐浪到大海尽头;一株平凡的沙漠玫瑰,只要心中有风景,就能扎根荒野却芬芳依然。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

4、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便横空出世;最美乡村医生安福久坚守沙漠“死亡之海”,将拯救牧民的生命当作自己的毕生使命,这让他站在精神的巅峰,一览众山小;北大才子陈生,毕业后却涉足养猪行业,凭着坚定的信念,成为著名的“猪肉大王”。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平凡不一定平庸,只要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就有可能取得人生的成功。1高考源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文章抒情部分先后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见解。答:答案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致性。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辰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

5、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如果在这样有限的生命中,不能赶快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个体的人生将很快淹没在时光的洪流中,归于空虚。而作者是满腹才华且渴望施展才能的人,社会与统治者没有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广、贾谊等怀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作者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而是能及时调整心态,转为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由此,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也由悲转乐。另外,由于作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向上精神,故在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时候会失望,但他并没因此就放弃理想抱负,就此消沉下去

6、,而是将过去破灭的希望转移到未来。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达到悲怆与奋进、低沉与昂扬的统一。2高考源点: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答:答案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并都能从由此而产生的伤感中超脱出来归于平静。滕王阁序先是被盛大宴会场景所感染而“逸兴遄飞”,又由宴会美景的易散而感到人生无常,个体渺小,联系自身的怀才不遇而产生失落感。但在失落后又转向自励奋发的感情。兰亭集序先写宴会之乐,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想到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7、不同之处在于:兰亭集序表现的是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作者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他思考生死问题,说明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到了王勃的时代,文士已经不再思考生命意识的对错,而是思考生命的价值问题,如何让个体的生命发挥出最大光彩才是他们关心的,这是文人生命观的进步。故滕王阁序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勇于追求生命价值的决心。作者在被压抑的苦闷中观照前代名士,发现个体价值不能实现而辜负生命的大有人在,这就更加重了对生命短促的恐慌与伤感。但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作者在感伤之后,还表达了“穷且益坚”的决心,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勇于追求。3高考源点

8、: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身处困境却不甘沉沦的慷慨悲歌,反映了他理想的人生境界,表现了他积极用世的情怀。这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意思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答:答案(观点一)矛盾。作者先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了勇往直前,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决心,后面又说“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表示要放弃功名富贵,去万里之外朝夕侍奉父亲,很显然是矛盾的。(观点二)不矛盾。结合作者的经历,作者屡遭大挫,先是被皇帝亲自斥逐,后又被判死刑,虽然死刑得免,但是想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却是难上加难。然而作者又尚年轻,再加性

9、格积极乐观,故而才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勇往直前,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决心。但是作者想到仕途之难,难免又感到颓丧,再加上作者在前面也说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既然眼前无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不如先对父亲尽孝,“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名利富贵,且徐徐图之。一、文言基础提升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均为旧的,原来的。B.声誉,名望/希望。C.杰出的/盛大的,隆重的。D.书、撰写/一种文体。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均为连词,表并列。B.连词,反而/副词,将,将近。C.助词,的/主谓之

10、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介词,在/介词,向。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A襟三江而带五湖B飞阁流丹,下临无地C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D宾主尽东南之美答案C解析例句与C项中的加点词均为使动用法。A.“襟”,意动用法。B.“下”,名词作状语。D.“美”,形容词作名词。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童子何知,躬逢胜饯A杨意不逢 B都督阎公之雅望C奉晨昏于万里 D宾主尽东南之美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是宾语前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5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字子安

11、,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奉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重阳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B滕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C序是一种体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发感慨或讨论某个问题,此外还要说到作序的缘由。滕王阁序就是这样一篇序。D“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故乡。答案D解析“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桑梓”指故乡。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山水的特征

12、,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二、拓展提优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置,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

13、“朕以王至亲,不忍致于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旬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录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子十八人,长子脩琦嗣,为长乐王,馀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诏狱。神龙初,更以少子脩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选自新

14、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有删改)注下上考:唐代对官员实行考评的制度,考课成绩在中上以上的,每进一等就奖赏一季的俸禄;考课成绩为中中的,无赏无罚,俸禄不变;中下以下,每降一等就扣发一季俸禄。有下下考的,削除官职。元婴的成绩是下上考,要贬降。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B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C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D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

15、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答案B解析作答本题时,要先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根据人名、动宾结构、标志词语等断句。“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不可断开,“彩五百”是“赐”的间接宾语,故排除A、C两项;“滕叔”“蒋弟”为两个人,中间要断开,故排除D项。据此可确定答案为B项。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B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C旬,一个月分三旬,即上旬、中旬、下旬,一旬为十天。D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其余四等爵位分别是侯、伯、子、男。答案D解析“五等爵位的第二等”错,“公”应为一等爵位。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元婴担任金州刺史时,骄横放纵,不遵守法纪,为害百姓,被高宗写信责骂,并且把他的考课评为下上考。B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