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50654862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重庆长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制作豆腐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挑选黄豆B. 研磨制浆C. 过滤豆渣D. 燃火煮浆【答案】D【解析】【详解】A、挑选黄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2、变化;B、研磨制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过滤豆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火煮浆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风能B. 氢能C. 石油D. 潮汐能【答案】C【解析】【详解】A、风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B、氢气作为能源,能用水来制取,故氢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它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D、潮汐能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因此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3、故选项错误。故选C。3.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报纸、矿泉水瓶应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废报纸、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所以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归类为可回收物。故选A。4. 酒精灯里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塑料灯帽B. 棉质灯芯C. 陶瓷灯芯管D. 玻璃灯体【答案】A【解析】【详解】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B、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故选A。5. 张奶奶家的菜园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符合条件的是A. Ca3(PO4)2B. KNO3C. NH4ClD. K

4、Cl【答案】B【解析】【详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6. 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HCl”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选项模型是由相同的两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而HCl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模型一个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而一个HCl分子是两个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模型只有一个原子,而一个HCl分子是

5、两个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选项模型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因为氯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因此,大圆代表氯原子,小圆代表氢原子,故符合题意,故选D。7. 用密度为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混匀,正确的组合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故顺序为:。故选B。8. 盐酸、硫酸是常见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者的水溶液都能导电B. 两者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

6、打开浓盐酸瓶盖观察到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答案】C【解析】【详解】A.盐酸、硫酸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H+和酸根离子,所以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盐酸、硫酸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H+,都属于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以防突然暴沸,造成硫酸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因盐酸易挥发,则当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呈现白雾,

7、即该白雾为盐酸小液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 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A. 连接橡胶塞B. 振荡试管C. 加热试管D. 加入固体粉末【答案】C【解析】【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加热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夹取试管,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

8、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10.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烧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食用鱼虾能补充蛋白质C. 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D. 食用加铁酱油能预防缺铁性贫血【答案】A【解析】【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烧碱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B、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等富含蛋白质,故食用鱼虾能补充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食用加铁酱油能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

9、酸(C7H6O3)。下列关于水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化合物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D. 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2:1【答案】D【解析】【详解】A、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C、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每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D、水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3)=1:8,故D说法错误;故选D。12. 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

10、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处物质为白磷B. 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C. 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 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答案】C【解析】【分析】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详解】A、a处物质能燃烧,为白磷,故说法正确;B、b处物质没有燃烧,是红磷,跟氧气接触,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故说法正确;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着火点,故说法错误;D、c处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故说法正确。故选C。13.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捣

11、熟”增大了接触面积B. “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C. “布袋”起过滤作用D. “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答案】B【解析】【详解】A、“捣熟”使其破碎,增大了接触面积,故说法正确;B、“水淘”过程中溶解了多种无机盐,故说法错误;C、“布袋绞去黄汁” 是将汁液和花渣分离,所以“布袋”起过滤作用,故说法正确;D、“阴干”是在常温下,利用风吹使水分蒸发,故说法正确。故选B。14. 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下图是CO2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FeO可以循环使用B. 反应I属于置换反应C. 反应固体质量增加D. 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

12、反应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详解】A、就整个反应过程而言,最终反应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气,所以Fe3O4和FeO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循环使用,故说法正确;B、反应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C、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氧气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减少,故说法错误;D、反应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所以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

13、条件不相同,故说法错误。故选A。15. 下列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序号实验对象试剂及方法ACuO粉末(碳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BCO2(CO)气体通过足量的木炭,加热C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DNaCl溶液(CuSO4)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CuO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杂质没有除去,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杂质没有除去,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

14、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2CO3能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uSO4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16. 下列图像与实验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个数为浓盐酸加水稀释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解析】【详解】浓盐酸加水稀释,浓盐酸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

15、大,并会逐渐的接近7,但是不会等于或小大于7,故图像错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反应停止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像错误;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汞加热消耗氧气生成氧化汞,则容器中的氧气减少,而其它含有氧元素的气体没有减少,氧元素的质量最后不为0,故图像错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生成,最后质量不变,故图像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 做电解水实验时,加入少量硫酸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氧原子_。(2)钠离子_。(3)硫酸钠中硫元素化合价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