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50654502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重庆北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请你完成以下活动。活动一:致敬航天英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研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启新征程。科研团队持续创新,不断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队伍工作一丝不苟,zhng( )显了骇人听闻的航天精神,一次次书写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通过他们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铺就一条飞天之路。人生从来

2、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qi( )而不舍、鞠躬尽瘁的精神。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zhng( )显 浩瀚( ) qi( )而不舍 鞠躬尽瘁( )2. 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丝不苟B. 骇人听闻C. 百折不挠D. 轻而易举3.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1. . 彰 . hn . 锲 . cu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彰显:zhng xin,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浩瀚:ho hn,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锲而不舍:qi r b sh,不断地镂刻,

3、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鞠躬尽瘁:j gng jn cu,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A.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句中表现航天员的工作精神,恰当;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句中用来形容航天精神的伟大,褒贬误用,不恰当;C.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句中形容航天员意志的坚定,恰当;D.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句中表现取得成功的不容易,恰当;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通过他们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一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4、将“通过”删去。故选C。4. 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根据表中“资料搜集”,设计两个问题,采访航天科学家孙家栋。资料搜集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采访问题_【答案】 . 作为从事航天工作60多年的航天科学家,是什么力量激励着您坚守着这份不平凡的事业的? . 当您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工作时,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

5、如何克服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采访问题设计。设计问题要注意采访对象,针对采访对象和采访目的提出问题,要把大而笼统的问题化解为小而具体的问题,让受访者有话可答。本题中采访对象“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孙家栋航天科学家的身份并且与“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有关,用语要得体,语气要恳切。示例:作为航天科学家,您在戈壁黄沙的恶劣环境中工作,会感觉到很辛苦吗?是什么激励着你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5. 积累经典名句,致敬航天英雄。(1)请你再写两句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或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2)引

6、用或化用上述一个名句拟写赞语,致敬航天英雄。_【答案】 . 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示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示例:面对深邃的宇宙,我们知道“路曼曼其修远兮”,但你们,英勇的航天英雄,始终秉持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和勇气。你们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对未知领域的挑战,每一次升空,都代表着人类对于星辰大海的无限向往。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追寻、不断探索。向你们致敬,航天英雄!【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在回答时,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能体现不断努力、永不放弃、自我超越等内涵的名言或诗句。示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7、可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2)本题考查拟写赞语。根据题干要求可知,需要引用或化用给定名句来致敬航天英雄。在答题中首先需要明确航天英雄所代表的精神,如探索未知、自强不息等。接着,可以围绕这种精神,结合名句的内涵,组织语言来表达对航天英雄的敬意和赞美。在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以及情感的真挚和深沉。示例:航天英雄们,你们就像古代的屈原一样,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始终怀着“路曼曼其修远兮”的坚定信念,不断“上下而求索”,勇攀科技高峰。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探索宇宙、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们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活动二:缅怀革命英雄6

8、.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面是为书中革命人物制作的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D. (2)叶嘉莹先生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感叹道:“没想到共产党这么了不起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书中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必然原因。【答案】(1)D (2)示例: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官兵平等,互相关爱;不怕困难险阻,不怕牺牲,迎难而上,得到人民的拥戴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注意明确作

9、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D.“身经百战的全军统帅”表述错误。“身经百战的全军统帅”是朱德,不是彭德怀。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应用能力。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也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画面、故事、细节等,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红军的精神世界,如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记述了他采访毛泽东的情况。 通过与毛泽东的几个晚上

10、的谈话,介绍了毛泽东早期的思想来由,尤其他如何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另外,在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斯诺还记述了与他同行的一批年轻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和缘由,对他们、严守纪律、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些年轻红军几乎全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在于他们身上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和力量支撑他们、鼓励着他们;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官兵平等,互相关爱,将领关爱战士,战士拥戴将领。如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一节,记述了有关红军骑兵的一些事情,包括一位红军小战士如何参加红军、红军如何帮助他们家人。 最后,文章重点叙述

11、了朱德同志的事迹,包括他对部下的爱护、 天性极端温和又十分负责任、喜欢读书。再如第十一篇“回到保安”中,记述了一个养马老人的故事,他年纪很大了但还坚决要求参加红军,认为为红军做事值得干,表现出军队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戴。官兵平等,互相关爱,这些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必然原因之一;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壮怀激烈,可歌可泣,展现出大无谓英雄气概。如第五章“ 长征第五次围剿”中,介绍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如何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如何遭受严重损失、如何改变战术轻装上阵,重点描绘了红军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难而突破险阻、创造奇迹的。接下来介绍了红军在过草地、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所遇到的困

12、难。所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成功,还在于他们不怕困难险阻,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精神气概;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胜利的必然原因还有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是人民的军队。如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第六篇“红星在西北”中,斯诺记述了西北苏维埃是如何取得人民的支持的,他们取消租税、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穷人、给穷人提供贷款、合作化运动、妇女婚姻自主权、普及教育、货币改革等等,从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戴。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7. “用典”可让古诗词言简而意丰。请按提示填空。古诗词中的“用典”引用历史人物、事件“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暗讽权贵,失望愤慨;“_,_”(范仲淹

13、渔家傲秋思),思乡心切,仍立志戍边;“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壮志难酬,渴望重用。引用传说故事“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写物是人非之感慨;“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力表尽忠报国之决心;“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寄托绵绵相思之情意。引用文学作品“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金戈铁马,纵横沙场,是多少爱国志士的梦想!【答案】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蓬山此去无多路 .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解析

14、】【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犹、浊、燕、勒、计、遣、似、柯、蓬、霹、雳”等字词容易写错。(二)(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